附件炎有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不调等症状,腹痛表现为下腹部隐痛、坠胀感,活动或性交后加重,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女性表现有差异;阴道分泌物增多、质地改变、有异味,不同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女性表现有差异;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女性表现有差异。其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常见病原体有大肠杆菌等,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或有宫腔操作史女性易感染;临近器官炎症蔓延,如阑尾炎可蔓延致附件炎,儿童患临近器官炎症时蔓延更快,临近器官手术史女性风险增加;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患慢性疾病等致抵抗力下降,老年女性、不良生活方式者、患慢性疾病女性易受影响。
一、附件炎的症状
(一)腹痛
1.表现:附件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疼痛,多为隐痛、坠胀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在活动后或性交后会加重。例如,有些患者在行走较多或者性生活后,下腹部的不适感明显增强。
2.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腹痛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年轻女性可能疼痛相对较敏感,而中老年女性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附件区域的炎性刺激导致。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附件炎发生腹痛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而经常运动的女性相对来说,身体代谢较好,炎症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腹痛症状相对较轻。
4.病史影响:有过盆腔手术史、宫腔操作史等的女性,附件炎腹痛的可能性增加,因为这些操作可能导致细菌侵入附件区域引发炎症,从而出现腹痛症状。
(二)阴道分泌物异常
1.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质地可能发生改变,可呈脓性、黏液脓性等。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量少、透明或半透明、无异味,而附件炎时分泌物量明显增多,且可能伴有异味,如腥臭味等。
2.性别差异: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附件炎时阴道分泌物异常的表现基本相似,但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在分泌物异常的同时伴有一些其他生理变化的相关表现。
3.生活方式影响: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经常更换内裤、不注意外阴清洁等,容易导致阴道分泌物异常加重,因为细菌等病原体容易在不清洁的环境中滋生繁殖,加重附件炎症,进而使分泌物异常情况更明显;而注意个人卫生的女性,相对来说阴道分泌物异常的程度可能较轻。
4.病史影响:有阴道炎病史的女性,附件炎时阴道分泌物异常可能更为严重,因为阴道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原体可能上行感染到附件区域,导致附件炎症加重,分泌物异常表现更突出。
(三)月经不调
1.表现:可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如月经提前或推迟;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等。例如,有的患者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变为提前7-10天,或者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等。
2.年龄差异: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调可能与附件炎导致的内分泌轻微紊乱有关,因为青春期女性内分泌系统尚不稳定,附件炎引起的炎性刺激可能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而育龄期女性月经不调可能更多与附件炎引起的盆腔内环境改变有关。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进而加重附件炎引起的月经不调情况。因为熬夜和精神压力过大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而附件炎本身也可能影响这个内分泌轴,两者共同作用使月经不调更明显。
4.病史影响:有内分泌疾病病史的女性,附件炎时月经不调可能更为复杂,因为原本的内分泌疾病已经影响了月经周期等,附件炎的叠加可能进一步加重这种紊乱,需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影响来进行诊治。
二、附件炎的原因
(一)病原体感染
1.常见病原体: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例如,淋球菌感染可通过性传播等途径侵入女性生殖系统,引发附件炎症;沙眼衣原体感染也常是附件炎的致病因素之一,多通过性接触传播。
2.年龄因素: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相对活跃,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开始发育,防御机制相对不完善;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增加了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3.生活方式因素: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是重要因素之一。性生活时不清洁,或者有多个性伴侣等情况,会大大增加病原体感染附件的风险。另外,经期性生活也是导致病原体感染附件炎的常见原因,因为经期子宫颈口开放,病原体容易逆行感染进入附件区域。
4.病史因素: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如人工流产、刮宫术等,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从而使病原体容易侵入附件。例如,人工流产手术后,如果没有做好护理,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加,进而可能引发附件炎。
(二)临近器官炎症蔓延
1.常见临近器官:如阑尾炎。阑尾与女性附件区域距离较近,阑尾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炎症可蔓延至附件,引起附件炎。因为阑尾的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的方式波及右侧附件,导致右侧附件出现炎性病变。
2.年龄差异: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为临近器官炎症蔓延引发附件炎,但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发生阑尾炎等临近器官炎症,由于儿童的解剖结构特点等,炎症蔓延相对更快,需要更加警惕附件炎的发生。
3.生活方式因素:患有临近器官炎症时,如果不及时治疗,生活方式上没有注意休息等,会加重炎症蔓延的可能性。例如,患有阑尾炎后仍然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的抵抗力,使炎症更容易蔓延至附件区域。
4.病史因素:有过临近器官手术史等情况的女性,临近器官炎症蔓延引发附件炎的风险增加。因为手术可能导致临近器官的解剖结构改变等,使炎症更容易扩散到附件区域。
(三)机体抵抗力下降
1.导致抵抗力下降的因素:长期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患有慢性疾病等都可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例如,长期节食导致营养不良的女性,身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附件炎的发病风险;过度劳累的女性,身体处于疲惫状态,抵抗力降低,也容易让病原体有可乘之机引发附件炎。
2.年龄差异:老年女性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因为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附件炎;而年轻女性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也可能出现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附件炎的情况,但相对老年女性来说,年轻女性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抵抗力恢复可能相对较快。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明显降低机体抵抗力。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缺乏运动则使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附件炎的发病可能性。
4.病史因素: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女性,本身抵抗力就相对较低,附件炎的发病概率比没有慢性疾病的女性高,而且病情可能更容易迁延不愈,因为慢性疾病会长期影响机体的整体状况,不利于炎症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