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的症状通常包括持续咳嗽、进行性气促、胸部闷痛、持续低热、全身乏力等。

1、持续咳嗽
放射性肺炎患者常出现刺激性干咳,早期可能伴有少量白色黏痰,夜间或平卧时加重。这是由于放射线损伤支气管黏膜及肺泡组织,引发炎症刺激所致。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需警惕病情进展或合并感染。
2、进行性气促
活动后气促是典型表现,初期仅在爬楼梯、快走时出现,随着肺间质水肿及纤维化加重,静息状态下也可能感到呼吸费力。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等缺氧症状,严重时需吸氧支持。
3、胸部闷痛
患者常感胸部隐痛或刺痛,深呼吸、咳嗽时疼痛加剧,疼痛多位于放疗靶区对应的胸壁区域。这是由于放射线引发胸膜炎症反应或肺组织损伤,部分患者可触及胸膜摩擦感,需与心绞痛、肋骨骨折等鉴别。
4、持续低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持续数天至数周。发热机制与放射性损伤释放的炎性介质有关,若体温超过39℃或伴有寒战、脓痰,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进行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
5、全身乏力
患者常感全身倦怠、活动耐力下降,轻微活动即易疲劳,可能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与炎症反应消耗体能、慢性缺氧及营养代谢紊乱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嗜睡或意识模糊。
放射性肺炎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若在胸部放疗后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咳嗽加重、呼吸困难或高热不退,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