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错位可采取手法复位、牵引复位、手术复位、康复治疗等方法治疗。

1.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适用于骨折错位较轻、骨折部位周围软组织条件较好的陈旧性骨折患者,由专业医生通过手法操作,将错位的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复位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肢体感觉、运动情况,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复位后需采用石膏、夹板等进行固定,保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牵引复位
牵引复位主要用于骨折错位较明显,手法复位困难,但骨折部位适合牵引的患者,通过牵引装置施加牵引力,逐渐纠正骨折错位,牵引分为皮牵引和骨牵引,皮牵引适用于儿童或骨折部位皮肤条件好的患者,骨牵引适用于成人或需要较大牵引力的患者,牵引过程中需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保持牵引有效,同时注意观察牵引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压疮发生,牵引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
3.手术复位
手术复位适用于陈旧性骨折错位严重、手法和牵引复位无效,或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关节内骨折等情况的患者,手术中医生会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骨折断端,清除骨折断端间的纤维组织、骨痂等,将骨折断端复位,然后使用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部位,确保骨折稳定,术后需加强伤口护理,预防感染,定期复查X线片,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
4.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在陈旧性骨折错位治疗过程中较为重要,无论采用何种复位方法,术后都需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可进行肢体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愈合稳定后,逐渐进行肢体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肢体运动能力,康复治疗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