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压高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青光眼、遗传)和后天性因素(如眼部炎症、眼内出血、药物、其他疾病影响);检查方法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前房角检查、视野检查等,需综合诊断;治疗原则为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管理措施有定期随访、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关怀;儿童眼压高有年龄因素影响、用药注意事项、家长护理要点等需关注,要早期重视、谨慎用药、密切护理。
一、儿童眼压高的常见原因
(一)先天性因素
1.先天性青光眼:这是儿童眼压高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导致房水排出受阻。例如,胚胎期前房角结构发育不全,使得小梁网、Schlemm管等房水排出通道发育异常,从而引起眼压升高。这种情况在新生儿或婴幼儿期即可出现,可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且患儿角膜可能增大、混浊。
2.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眼病可能导致儿童眼压高。比如,家族中有青光眼遗传史的儿童,其发生眼压高相关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遗传因素通过影响眼部的结构和功能,使得房水的产生、排出等环节出现异常,进而引发眼压升高。
(二)后天性因素
1.眼部炎症:
葡萄膜炎:当儿童发生葡萄膜炎时,炎症会影响房水的循环。炎症细胞、渗出物等可能阻塞房角,导致房水排出不畅,从而引起眼压升高。例如,前葡萄膜炎时,炎症反应可能波及房角结构,影响房水的正常流出途径。
角膜炎症:严重的角膜炎症可能影响前房的正常结构和房水的流动。角膜的病变可能导致房水排出通道受阻,进而使眼压升高。
2.眼内出血:
外伤性眼内出血:儿童如果眼部受到外伤,如撞击等,可能导致眼内出血,血液在眼内积聚可能影响房水的循环,引起眼压升高。例如,眼球顿挫伤可能导致前房积血等情况,进而影响房水的排出。
自发性眼内出血:某些全身性疾病可能导致儿童眼内自发性出血,如白血病患儿可能出现眼内出血,血液阻塞房角等结构,造成眼压升高。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儿童眼压升高。例如,长期使用某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眼部的房水代谢,导致眼压升高。这类药物可能通过影响小梁网的功能等途径,使房水排出减少,从而引起眼压上升。
4.其他疾病影响:
全身疾病:一些全身疾病也可能间接导致儿童眼压高。例如,糖尿病患儿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起眼部的一系列病变,影响房水的循环,导致眼压升高。此外,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通过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眼压。
眼部肿瘤:眼部的肿瘤可能占据眼内空间,影响房水的正常流动,从而导致眼压升高。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部肿瘤,可能压迫房角等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
二、儿童眼压高的检查与诊断
(一)检查方法
1.眼压测量: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儿童眼压测量方法,通过空气脉冲来测量眼压,相对无创,适用于大部分儿童。其原理是利用空气脉冲对角膜表面的压力来估算眼压。
压平式眼压计测量:如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需要在眼部使用表面麻醉剂,测量相对准确,但对于不配合的儿童操作有一定难度。它是通过压平角膜的面积来计算眼压。
2.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乳头的形态、颜色等变化,因为眼压高可能导致视神经乳头出现杯盘比增大等改变。例如,正常儿童的视神经乳头杯盘比一般较小,而眼压高的儿童可能出现杯盘比增大,随着病情进展,杯盘比可能进一步增大,同时视神经纤维层可能出现缺损等情况。
3.前房角检查:通过前房角镜检查来观察前房角的结构,判断房角是否开放、有无阻塞等情况。这对于明确儿童眼压高是否由房角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非常重要。例如,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可能存在前房角发育异常的情况,通过前房角检查可以清晰观察到。
4.视野检查:对于年龄较大、能够配合的儿童,可以进行视野检查,了解其视野范围是否存在缺损等情况。眼压高可能导致视野缺损,通过视野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视神经受损的情况,如出现管状视野等,提示眼压高已经对视功能造成了影响。
(二)诊断要点
医生会综合患儿的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首先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是否有眼部外伤史、家族遗传病史、全身疾病史等。然后结合眼压测量结果、眼底检查、前房角检查等,判断眼压高的原因。例如,如果患儿有畏光、流泪等症状,眼压升高,角膜增大混浊,前房角检查发现前房角发育异常,那么可能诊断为先天性青光眼。同时,需要与其他可能引起眼压高的眼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与眼部炎症导致的眼压高相鉴别,通过炎症相关检查等进行区分。
三、儿童眼压高的治疗与管理
(一)治疗原则
1.降低眼压:
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眼压药物。例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少房水生成来降低眼压,但儿童使用此类药物需要谨慎,因为可能有一定的全身副作用。还可以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药物,抑制房水生成。另外,前列腺素衍生物类药物可以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的排出,从而降低眼压,但对于儿童的长期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等手术,以改善房水排出通道。对于一些由眼部肿瘤等原因引起的眼压高,可能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手术治疗,如切除眼部肿瘤等。
2.保护视功能:在降低眼压的同时,要注重保护患儿的视功能。通过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视野检查等,监测视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儿的视力。
(二)管理措施
1.定期随访:儿童眼压高需要长期的管理,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一般建议患儿定期复查眼压、眼底、视野等指标。例如,先天性青光眼患儿术后需要定期随访,观察手术效果以及视功能的恢复情况等。
2.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儿童,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用眼。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影响眼部健康的食物。同时,要避免患儿剧烈哭闹等情况,因为剧烈哭闹可能导致眼压进一步升高。
3.心理关怀:儿童患有眼压高相关疾病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家长要给予患儿心理关怀,帮助患儿树立治疗的信心,让患儿积极配合治疗。例如,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要向其解释病情和治疗的相关情况,缓解其焦虑情绪。
四、特殊人群(儿童)眼压高的温馨提示
(一)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部结构和功能还在不断完善中。眼压高对儿童视功能的影响可能比成人更为严重,因为儿童的视觉系统还在发育,眼压高可能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问题。所以对于儿童眼压高要更加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二)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降眼压药物需要特别谨慎。很多降眼压药物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降低眼压。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严格遵循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影响心率、呼吸等,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三)家长护理要点
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眼部症状和全身情况。如果患儿出现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患儿眼部的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要按照医嘱按时带患儿进行复查和治疗,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另外,要给患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