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肠综合征的诊断是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评估营养代谢、影像学检查明确肠道结构等。

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诊断短肠综合征需详细询问肠道手术史、小肠切除部位及长度,结合体格检查评估营养状况。患者常出现消瘦、皮肤干燥、弹性差等营养不良表现,腹部检查可发现手术瘢痕或腹腔粘连,提示肠道功能受损可能。
2、实验室检查评估营养代谢
血常规可检测贫血类型(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生化监测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肝功能检查关注白蛋白水平,血糖波动反映碳水化合物吸收异常,维生素及矿物质检测(如维生素B12、铁、脂溶性维生素)可明确具体缺乏类型。
3、影像学检查明确肠道结构
腹部超声可观察肠道形态、蠕动及腹腔积液,消化道造影通过口服造影剂评估剩余肠道长度、蠕动及吸收功能。CT或MRI能精确测量肠管直径、厚度及周围情况,帮助排除腹腔粘连或其他病变,为治疗方案提供形态学依据。
治疗期间需严格记录每日饮食、排便及体重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及维生素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