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齿是因邻牙、骨或软组织阻碍,部分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齿,常见下颌第三磨牙等,其形成与人类进化、局部解剖结构有关,可引发局部感染、邻牙损伤、咬合紊乱等问题,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进行诊断。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常见类型
近中阻生:牙的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近中向倾斜,是最常见的阻生类型。
远中阻生:牙的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远中向倾斜。
垂直阻生:牙的长轴与牙列的合平面垂直,牙冠全部或大部分可露出于口腔,但也可能因邻牙或骨组织阻力而不能正常萌出。
水平阻生:牙的长轴与牙列的合平面呈水平向,牙冠向近中或远中方向倾斜。
倒置阻生:牙的长轴与牙列的合平面呈垂直向,但牙冠朝向下方。
阻生齿的形成原因
人类进化因素:随着人类的进化,颌骨的体积逐渐变小,而牙齿的大小及数目变化不大,导致颌骨缺乏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全部牙齿,从而使部分牙齿萌出受阻。例如,现代人类的下颌骨比原始人类的下颌骨变小,但牙齿的数目并没有相应减少,这就容易造成下颌第三磨牙等牙齿的阻生。
局部解剖结构因素
对于下颌第三磨牙来说,其萌出位置的前方有第二磨牙,后方有下颌升支,当第二磨牙与下颌升支之间的间隙不足以容纳第三磨牙时,就会导致阻生。
上颌尖牙阻生可能与上颌骨发育不足、邻牙的阻挡等有关,比如上颌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的间隙不足,会阻碍尖牙正常萌出。
阻生齿可能引发的问题
局部感染:阻生齿部分萌出时,牙冠与周围牙龈组织之间会形成一个盲袋,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在盲袋内,且不易清洁,从而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细菌繁殖可引起智齿冠周炎,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受限、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还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引起间隙感染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对于儿童来说,阻生齿引发的局部感染可能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炎症刺激可能干扰颌骨的生长方向和速度。
邻牙损伤: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可能会对第二磨牙造成压迫,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面的龋坏,甚至引起第二磨牙的牙槽骨吸收,使第二磨牙松动。在女性患者中,由于其内分泌等因素与男性有所不同,颌骨的代谢等情况可能也会有差异,邻牙损伤的情况可能在女性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或有不同的特点,但目前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对于儿童,邻牙损伤可能会影响乳牙替换后恒牙列的正常排列和咬合关系,进而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需要密切关注儿童阻生齿的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咬合紊乱:阻生齿占据了正常牙齿萌出的空间,可能会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影响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长期可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出现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在青少年人群中,咬合紊乱可能会影响面部的生长发育,因为青少年的颌骨还在发育阶段,异常的咬合关系可能会导致面部不对称等问题。
阻生齿的诊断方法
口腔检查:通过视诊可以观察到阻生齿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的情况,以及牙龈是否有红肿、盲袋形成等。触诊可以感知牙龈的质地、有无压痛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要更加耐心和轻柔地进行口腔检查,同时要注意保护儿童的口腔黏膜和牙龈组织。
X线检查:拍摄口腔曲面断层片或根尖片等,可以清晰地显示阻生齿的位置、方向、与邻牙及颌骨的关系等。例如,通过X线片可以明确下颌第三磨牙是近中阻生还是水平阻生,以及是否与下颌神经管关系密切等。对于儿童的阻生齿,X线检查要严格控制辐射剂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采用对儿童辐射影响最小的检查方法和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