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检查方法通常包括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肝功能与血常规检查、腹部超声或CT检查、内窥镜超声检查等。
1、胃镜检查
胃镜是诊断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是否出现红斑、糜烂、溃疡或“马赛克样”改变,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以上,过程中可能需活检以排除其他胃部病变。
2、上消化道造影
通过口服造影剂后进行X线检查,可评估胃的形态、蠕动及黏膜情况,辅助发现胃底曲张静脉扩张或胃壁增厚等异常,但对细微病变的诊断价值低于胃镜。
3、肝功能与血常规检查
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肝硬化相关表现,为病情评估提供辅助依据。
4、腹部超声或CT检查
腹部超声可测量门静脉宽度、血流速度及脾脏大小,观察腹水情况;增强CT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解剖结构,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血栓形成,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对比剂。
5、内窥镜超声检查
结合胃镜与超声技术,可提供胃壁分层结构信息,观察血管分布异常或假性囊肿形成,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若出现上腹部不适、呕血或黑便等症状,需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及用药情况,确保检查安全。日常需避免粗糙、辛辣食物,严格戒酒,定期监测体重及腹围变化,每3-6个月复查胃镜以监测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