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死亡原因

来源:民福康

细菌性痢疾患者死亡风险受多因素影响,毒力强的痢疾杆菌感染、感染范围广泛可增加风险;儿童和老年人因自身因素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基础疾病患者代偿能力差也易增死亡风险;诊断不及时、治疗方案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支持治疗不充分)会延误病情致死亡。

一、感染相关因素导致的死亡风险

(一)毒力强的痢疾杆菌感染

痢疾杆菌的毒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毒力较强的菌株感染人体后,会迅速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释放出强烈的毒素,如志贺毒素等,这些毒素可引起全身多脏器的损伤。例如,志贺毒素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毒力强的痢疾杆菌感染的耐受性更差,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二)感染范围广泛

当细菌性痢疾感染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肠道,而是扩散至全身多个系统时,会大大增加死亡风险。比如,感染累及呼吸系统可导致呼吸衰竭,累及神经系统可引起意识障碍、抽搐等严重神经症状,这些多系统受累的情况在年老体弱或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肠道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更容易发展为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

二、机体自身因素导致的死亡风险

(一)年龄因素

1.儿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细菌性痢疾的抵抗力较弱。他们感染痢疾杆菌后,病情进展往往较为迅速,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例如,婴幼儿的体液调节能力较差,发生腹泻时很容易出现重度脱水,若不能及时纠正,会导致循环衰竭,增加死亡风险。而且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中毒症状可能较早出现惊厥等表现,进一步加重病情。

2.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细菌性痢疾后,身体对炎症的反应能力下降,容易发展为重型病例。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疾病会因肠道感染而加重,相互影响,使病情更加复杂难治,增加死亡的可能性。

(二)基础疾病影响

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的患者,感染细菌性痢疾后,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导致感染不易控制,而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受损,药物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在治疗细菌性痢疾时,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需要更加谨慎,若处理不当,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发肾衰竭等严重后果,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三、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导致的死亡风险

(一)诊断不及时

由于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可能与其他肠道疾病相似,如急性胃肠炎等,若医生对病情判断不准确,未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等)明确诊断,会导致治疗延误。例如,错过最佳的抗菌治疗时机,使得痢疾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并扩散,引发严重的全身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增加死亡风险。对于任何出现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疑似细菌性痢疾症状的患者,都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尤其是在痢疾流行季节,更要提高警惕。

(二)治疗方案不合理

1.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没有根据痢疾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可能导致抗菌效果不佳。例如,若选用了对痢疾杆菌不敏感的抗菌药物,无法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病情会持续进展。而且对于不同人群,抗菌药物的选择需要有所调整,如儿童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的某些抗菌药物等。如果在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仅不能控制感染,还可能引发耐药菌的产生,使后续治疗更加困难,进而增加死亡风险。

2.支持治疗不充分:对于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若未能及时进行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例如,严重脱水可引起休克,若不及时补充液体和纠正电解质失衡,会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治疗过程中,充分的支持治疗是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基础,若支持治疗不到位,即使抗菌治疗有效,也可能因为机体无法承受病情的进展而导致死亡。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有了细菌性痢疾需要咋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有了细菌性痢疾需要采用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为宜。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脱水轻且不呕吐者可用口服补液,如因严重吐泻造成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者,则须静脉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及电解质,酸中毒时则须静脉输入碱性液。对症治疗:高热用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和治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属即大肠杆菌造成的肠道传染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菌痢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为水样便或糊样便,可混有黏液甚至带脓血,次数频繁可达十余次。严重者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如高热、呼吸衰微甚至昏迷。慢性菌痢病人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两个月
宝宝痢疾一般几天能好?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患了痢疾,一般来说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病情会慢慢的好转。同时,宝宝恢复的时间也是和宝宝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宝宝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时,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建议家长要让孩子适当的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并且要清淡饮食;注意个人卫生,要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志贺菌,其中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占优势。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为慢性。宋内志贺菌感染造成的症状轻,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痢疾志贺菌的毒力最强,可造成严重症状。
细菌性痢疾是怎样的疾病?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造成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无,病情凶险。痢疾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经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
细菌性痢疾患者应该吃什么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病人应在饮食中多吃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带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卷心菜、胡罗卜、洋葱、西红柿、茄子、山药、红枣、柑桔等。
细菌性痢疾粪便有什么特点?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粪便的特点是每天会排便十多次,早期时都是稀便,过两日之后就会成为黏液脓血便。当患者表现出这些情况时,就需要及时的进行隔离,这样可以预防传染给其他人。然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因为痢疾非常容易使患者表现出缺水、脱水的症状,因此需要及时的补液。如果患者表现出了高烧的现象,就需
细菌性痢疾大便的特点?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的特点主要是大便次数多、大便稀,有时候成水状,在排便的时候会表现出腹部严重下坠感觉,还会觉得大便排不干净。一天的大便次数可能在14到20次左右,严重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脱水现象。细菌性痢疾的患者在表现出大便增多的时候,要及时服用抗感染以及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在平时也要多喝温开水,这样能
痢疾是怎么回事?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痢疾主要是由于体内消化系统受到了外界细菌感染造成,也有可能是肝菌受到病毒入侵造成。早期一般会有头晕、头痛、脓血样便以及腹部胀痛等表现,如不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刺激周围组织造成高烧表现出。必要时也可到正规的医院采取血液检查明确原因,恢复期间饮食方面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利于药效发挥,有可能还会刺
细菌性痢疾是由什么菌引起的?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指的是因为痢疾杆菌造成的一种多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痢疾志贺氏菌、宋内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和鲍曼志贺氏菌。一旦发生细菌性痢疾,可看到一些临床表现:如发热、腹痛、腹泻、易怒、粘液脓血便等。
痢疾是什么
乔晓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痢疾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以前生活卫生条件比较差时,发生的比较多,但是现在在夏秋也鲜有发生,主要是由于沙门氏菌感染所致。痢疾表现为腹泻,严重时候可能有腹痛、粘液脓血便,患者出现症状后,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治疗方面需要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查,进行杀菌。其次要防止因为大量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肠炎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王靖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患有肠炎、痢疾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表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会达到十余次,甚至二三十次。也可能会出现发热、食欲减退、里急后重、粘液血便或者脓血便。可以及时就医,根据医嘱使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恶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阿米巴痢疾右侧卧位的目的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阿米巴痢疾右侧卧位目的是为了让药物发挥最好疗效,因为阿米巴痢疾发生部位多是在盲肠和升结肠,盲肠和升结肠这个位置在人体表主要是在右侧。阿米巴痢疾治疗主要是要用一些灌肠方法来治疗,右侧卧位灌肠时候容易让药物更快吸收,可以达到很好治疗目的。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什么传播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随病人粪便排出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井口感染。另外,细菌性痢疾也可以通过生活接触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带志贺菌病人生活用具而感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