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原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脑膜炎等致小儿惊厥,儿童易感染且颅内环境改变是常见原因之一)和颅外感染(高热惊厥最常见,多因感染致体温骤升、儿童脑发育未成熟易神经元异常放电,多见于特定年龄段儿童);非感染性因素有颅内疾病(癫痫因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反复发作、颅脑损伤因产伤等致脑组织受损出血、先天脑发育异常因大脑结构功能缺陷易引发惊厥)和颅外疾病(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等因影响电解质和神经肌肉功能、中毒如药物等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其他如Reye综合征等也可致惊厥),临床需综合诊断处理,家长要关注小儿健康、及时就医和做好防护。
颅内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等。例如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等感染,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直接蔓延等途径侵入颅内,引发炎症反应,刺激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惊厥。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且颅内感染后炎症导致颅内环境改变,是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之一。
颅外感染:各种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最为常见,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体温骤然升高时。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感染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体温迅速升高,而儿童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神经系统不稳定,高热时容易出现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厥。一般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6个月前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5岁后大脑发育渐趋成熟,对体温的调节和耐受能力增强,发病率逐渐降低。
非感染性因素
颅内疾病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发作的惊厥。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某些遗传性癫痫综合征;也可能与脑部发育异常、脑损伤等有关。例如婴儿痉挛症,多在婴儿期起病,表现为频繁的痉挛发作,与遗传代谢等多种因素相关,癫痫引起的惊厥具有反复性特点。
颅脑损伤:如产伤(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受到挤压等导致的颅脑损伤)、外伤(头部受到撞击等)、脑血管畸形等。产伤多见于难产、急产的新生儿,颅脑损伤后导致脑组织受损、出血等,影响大脑正常的神经功能,进而引发惊厥。不同年龄段小儿因生活环境和活动特点不同,颅脑损伤原因各异,新生儿产伤相对常见,较大儿童则可能因意外外伤等导致颅脑损伤。
先天脑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脑积水、脑发育不全、脑畸形等。这些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缺陷,使得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调节出现障碍,容易发生惊厥。例如先天性脑积水患儿,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增高,影响大脑正常功能,从而引发惊厥,这类患儿从出生后就存在脑部发育的异常情况。
颅外疾病
代谢紊乱:低血糖(血糖低于2.2mmol/L时可出现惊厥等症状),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由于新生儿肝糖原储存不足,生后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快,若喂养不及时等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血清总钙低于1.75mmol/L或血清游离钙低于1.0mmol/L),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使得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发惊厥;低血镁(血清镁低于0.75mmol/L),也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惊厥,常见于新生儿或小婴儿,可能与母亲妊娠期镁摄入不足等有关。不同代谢紊乱原因和发生机制不同,但都会影响体内电解质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惊厥。
中毒:如药物中毒(误服过量抗癫痫药突然停药等)、食物中毒(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等)、农药中毒等。药物中毒中,儿童误服成人药物较为常见,若误服过量镇静催眠药等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厥;食物中毒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作用于人体,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发惊厥,不同中毒原因导致的惊厥机制不同,但都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其他:如Reye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服用水杨酸类药物等有关,主要表现为急性进行性脑病,可出现惊厥、意识障碍等症状;还有心源性惊厥,如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神经元缺血缺氧,从而出现惊厥,这类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小儿惊厥的原因较为复杂,不同原因导致的惊厥在发病机制、好发年龄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临床诊断和处理中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家长而言,要密切关注小儿健康状况,尤其是在感染发热等情况时,及时监测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安全防护,避免颅脑损伤等情况发生,为小儿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