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炎是滑囊急慢性炎症,滑囊分布于多处,病因有创伤、感染、疾病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症状和功能受限,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滑囊的分布与常见发病部位
人体有许多滑囊,常见的有膝关节周围、肩关节周围、髋关节周围、肘关节的鹰嘴滑囊、足跟的跟腱滑囊等。不同部位的滑囊炎有其相对特定的好发人群及诱因。例如,膝关节的髌前滑囊炎,多见于长期跪地劳作或运动的人群;肩关节的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常见于肩部反复活动、过度使用的人群,像运动员、经常从事肩部重复运动工作的人等。
滑囊炎的病因
创伤因素:急性创伤可能直接导致滑囊受损,引起炎症,比如膝关节受到外力撞击后,髌前滑囊可能发生急性炎症;慢性的反复摩擦、压迫等机械性损伤也是常见病因,如长期穿不合适的高跟鞋,足跟部反复受到摩擦和压迫,可引发跟腱滑囊炎。
感染因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滑囊可引起化脓性滑囊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可能导致滑囊出现化脓性炎症反应,局部会有红、肿、热、痛等明显的炎症表现,还可能伴有全身发热等症状。
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滑囊炎,像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可累及滑囊,导致滑囊发生炎症。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及周围组织,滑囊也会受到牵连,出现炎症反应。
其他因素: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滑囊的退变可能使其更容易发生炎症;一些职业因素,如长期从事需要反复特定关节活动的工作,也增加了滑囊炎的发病风险。
滑囊炎的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的肿胀、疼痛,疼痛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急性滑囊炎疼痛往往较为剧烈,慢性滑囊炎疼痛相对较隐匿但持续存在。局部还可能伴有皮温升高,病变部位如果是表浅的滑囊,可观察到明显的肿胀隆起。例如膝关节髌前滑囊炎,膝关节前方会出现肿胀,按压时有疼痛。
功能受限:如果滑囊炎发生在关节周围,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活动功能。比如肩关节周围的滑囊炎,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上肢的上举、外展等动作可能受到明显影响;膝关节滑囊炎严重时,会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滑囊炎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病变部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触摸局部是否有肿胀、压痛,检查关节活动度等,初步判断滑囊炎的可能。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滑囊的形态、大小以及内部情况,判断滑囊是否有积液等;X线检查一般不是诊断滑囊炎的首选,但可以帮助排除是否有骨质病变等情况,协助诊断;对于一些复杂情况,还可能会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精确地了解滑囊及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
滑囊炎的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休息:让病变部位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和刺激,例如膝关节滑囊炎患者需要减少膝关节的活动。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热敷、冷敷等物理方法,急性期(一般指受伤后24-48小时内)多采用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慢性期可采用热敷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还可以进行理疗,如超短波理疗等,有助于炎症的消退。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用药差异,比如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要更加谨慎,要权衡利弊;如果是感染性滑囊炎,则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选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保守治疗无效、滑囊有明显化脓等严重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开引流(适用于化脓性滑囊炎)、滑囊切除术等,但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不同人群滑囊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滑囊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创伤等因素有关。比如儿童膝关节的外伤性滑囊炎,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影响恢复,且儿童用药需要更加谨慎,尽量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法,非必要不使用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
成年人:成年人滑囊炎的发病原因多样,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长时间从事导致滑囊损伤的工作或运动等。例如运动员患肩关节滑囊炎,在治疗后恢复训练时要逐渐增加运动量,防止复发。
老年人:老年人滑囊炎往往与退变等因素相关,在治疗时除了常规的治疗措施外,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比如合并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时,在进行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对骨骼等的影响,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