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注重营养均衡,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保证维生素D和钙的充足摄入,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及深色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盐食物,以维持身体正常状态、控制炎症、维护骨骼健康等。
一、营养均衡方面
1.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研究表明,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对于减轻炎症带来的身体消耗有一定帮助。例如,每100克鸡胸肉约含20克左右的优质蛋白质,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食用量。不同年龄的患者,蛋白质需求有所差异,一般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约需1-1.2克蛋白质,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求相对更高,可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
2.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应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糙米、全麦面包等)、燕麦等,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糖。全谷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对于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对于身体的整体状态调节有益,复杂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持续提供能量。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可占总能量的50%-65%;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则可适当提高比例,但也需注意控制精制糖的摄入,因为高糖饮食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
二、维生素与矿物质方面
1.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存在骨代谢异常的情况。研究发现,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维持血钙平衡,促进骨骼的正常代谢。患者可通过适当晒太阳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一般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但要注意避免暴晒。同时,也可通过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三文鱼、沙丁鱼等)、动物肝脏、蛋黄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维生素D的需求不同,儿童每天推荐摄入量为600国际单位,成年人一般为600-800国际单位,老年人可增加至800-1200国际单位。
2.钙的摄入: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骨骼问题,因此需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及奶制品(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0毫克钙)、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例如,每100克豆腐约含160毫克钙。成年人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1000毫克,50岁以上人群需增加至1000-1200毫克。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久坐少动的患者,钙的流失可能相对更快,更需要注重钙的补充;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需特别注意钙的摄入及相关营养的补充来维持骨骼健康。
三、抗炎食物的选择
1.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适当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前面提到的三文鱼、沙丁鱼等)、亚麻籽、奇亚籽等。研究显示,Omega-3脂肪酸能够抑制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炎症控制有一定益处。例如,每100克三文鱼中Omega-3脂肪酸含量较高,可每周食用2-3次。不同年龄的患者,对于Omega-3脂肪酸的需求在量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摄入Omega-3脂肪酸的适宜量约为1-2克,儿童、青少年可根据生长发育情况适当调整,但需注意不要过量。
2.深色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和水果中富含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具有抗炎功效。如西兰花、菠菜等深色蔬菜,蓝莓、草莓等深色水果。以西兰花为例,每100克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患者可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深色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每天建议摄入300-500克,深色水果每天可摄入200-350克。不同病史的患者,如伴有肠道炎症等并发症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选择蔬菜和水果时需注意清洗干净,避免不洁饮食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根据自身肠道耐受情况合理调整摄入量。
四、避免的食物
1.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过量食用辣椒可能会刺激胃肠道,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炎症状态。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辛辣食物的耐受程度不同,一般来说,青少年和成年人相对来说可能在饮食上更需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病情的不良影响,而儿童患者则更应严格避免,因为其胃肠道等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刺激。
2.高盐食物:高盐饮食可能会对身体的水盐代谢产生影响,进而可能间接影响炎症状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如咸菜、腌肉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可能因水盐代谢紊乱而带来的对病情不利的影响。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经常外出就餐的患者,由于在外就餐往往高盐食物摄入较多,需特别注意自我调整饮食中的盐含量,尽量选择清淡少盐的烹饪方式和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