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与抽搐有定义概念、临床表现、病因、诊断鉴别及处理原则等方面差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其有影响,需分别依据不同情况进行诊断处理。
小儿抽搐:是指骨骼肌非自主的强烈收缩,可表现为单个肢体或多个肢体甚至全身的抽动。其病因相对更广泛,除了与惊厥相关的部分病因外,还可能与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有关。
临床表现差异
惊厥:发作时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面部或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可短至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例如高热惊厥常见于6个月-5岁小儿,多在高热时突然出现惊厥,发作后意识多迅速恢复。
抽搐:单纯的抽搐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肌肉的抽动,如某一手指、脚趾的抽动,或某一肢体的抽动,意识可能清楚,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具体表现取决于抽搐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如低钙血症导致的抽搐,可表现为手足搐搦,出现腕部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贴近掌心、足踝关节伸直、足趾强直下曲、足底呈弓状等表现。
病因区别
惊厥的常见病因
感染性:
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脑膜炎、脑炎等,多见于婴幼儿。例如化脓性脑膜炎,病原体侵犯脑膜,刺激大脑神经元导致惊厥发作,患儿多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表现为前囟饱满、拒食等。
颅外感染:最常见的是高热惊厥,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体温上升期,体温多在38.5℃以上,主要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对热的耐受性差有关,6个月-5岁小儿多见。
非感染性: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可在小儿时期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惊厥,发作形式多样,如失神发作表现为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活动中断、两眼凝视等。
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等,低血糖可因小儿进食不足、糖原储备不足等引起,患儿可出现惊厥、多汗、面色苍白等;低血钙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发生于婴儿,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有关。
抽搐的常见病因
电解质紊乱:除了低钙血症外,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等也可引起抽搐。例如低钠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细胞内,引起脑细胞水肿,导致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可能有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等表现。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引起抽搐,如使用中枢兴奋药物过量等,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更易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脑发育畸形等,从胎儿期开始就存在神经系统发育的问题,可导致小儿出现抽搐等症状,多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等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诊断与鉴别要点
惊厥的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既往发作情况等,结合体格检查,如测量体温、检查神经系统体征等,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如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异常放电波,有助于诊断癫痫等疾病;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协助诊断颅内感染、脑发育畸形等病变。
抽搐的诊断:同样需要详细病史采集,重点关注近期的用药情况、电解质水平等,通过体格检查了解患儿的一般状况、神经系统体征等,实验室检查可检测血钙、血钠等电解质水平,以明确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导致的抽搐,脑电图等检查也有助于鉴别病因。
处理原则
惊厥的处理: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高热惊厥时要积极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但需注意小儿用药的特殊性);如果是癫痫发作,可能需要长期的抗癫痫治疗等。
抽搐的处理: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低钙血症引起的抽搐,需要补充钙剂,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如果是药物引起的抽搐,需要停用相关药物等。在处理过程中都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小儿的安全。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
年龄:不同年龄小儿发生惊厥和抽搐的常见病因不同。新生儿期惊厥和抽搐多与产伤、窒息、颅内出血、低血糖、低血钙等有关;婴儿期除了上述病因外,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较为常见;幼儿及儿童期高热惊厥、癫痫等更为多见。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发生惊厥或抽搐时更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因为婴儿的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性别:一般来说,惊厥和抽搐在男女小儿中的发生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病因导致的惊厥或抽搐在不同性别小儿中的发生情况可能因病因的特点而有所不同。例如某些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癫痫类型,在男女中的遗传方式和发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性别因素不是导致惊厥和抽搐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
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
生活方式:合理的喂养对小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喂养不当导致的低血糖等可引起抽搐或惊厥。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小儿的健康,如居住环境不卫生可能增加颅内感染的风险,从而引发惊厥。缺乏户外活动、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生活方式因素可增加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生风险,导致抽搐。
病史:有癫痫病史的小儿更容易出现惊厥发作,需要长期规律服药控制病情。有颅内感染病史的小儿可能存在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也可能再次因感染等因素诱发惊厥或抽搐。有代谢性疾病病史的小儿,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其代谢紊乱可能导致惊厥或抽搐的发生,需要密切监测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