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和HIV区别病原体、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病原体
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HPV有多种亚型,其中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等常与尖锐湿疣发病相关,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病毒主要感染人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导致上皮增生性病变,多在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出现菜花状、乳头状等赘生物。
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为HIV-1和HIV-2两型,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缺陷,最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血液等)、母婴传播。
2.临床表现
尖锐湿疣好发于性活跃的青、中年人群,潜伏期一般为1-8个月,平均3个月。典型表现为生殖器、肛门周围等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大增多,可呈菜花状、乳头状、鸡冠状等外观,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异物感、灼痛、瘙痒等不适。女性好发于大小阴唇、阴道口、会阴、宫颈等部位;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等部位。
HIV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期多在感染HIV后2-4周出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症状多较轻,持续1-3周后可自行缓解;无症状期可持续6-8年,此期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具有传染性;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HIV复制活跃,可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还可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和肿瘤(如卡波西肉瘤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性活跃期人群多见。
3.实验室检查方面
尖锐湿疣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溶液涂抹患处,3-5分钟后,若病变部位变白则为阳性,提示可能为尖锐湿疣,但该试验特异性不高,可出现假阳性。病理检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见表皮乳头瘤样增生、棘层增厚、颗粒层和棘层上部细胞有明显的空泡形成等特征性改变,可明确诊断。HPVDNA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是否存在HPVDNA及具体亚型,可辅助诊断及判断病毒类型。
HIV抗体检测包括初筛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和确诊试验(如免疫印迹试验等)。初筛试验阳性需进一步做确诊试验以明确诊断,抗体阳性提示感染HIV。抗原检测p24抗原在感染HIV后可早期出现,可用于HIV感染的早期诊断。核酸检测血液中的HIVRNA,可用于HI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监测等,窗口期相对较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