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梅核气可通过中医和西医相关方法治疗及针对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中医包括中药内服及针灸推拿;西医有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特殊人群中儿童、老年人、孕妇各有不同注意要点,如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用药谨慎等,孕妇治疗需格外小心。

一、中医治疗

(一)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梅核气多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等有关,可根据具体证型用药。如肝郁气滞型,常用半夏厚朴汤加减,以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等药物为主,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若为痰气互结兼脾虚,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等进行调理,通过健脾化痰、理气解郁来改善症状。

(二)针灸推拿

1.针灸:可选取廉泉、天突、内关、神门、太冲等穴位进行针刺。廉泉穴位于颈部,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针刺该穴有利咽喉、开舌窍的作用;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针刺天突穴能宽胸理气、通利气道;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神门穴可宁心安神;太冲穴能疏肝理气。通过针刺这些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缓解梅核气的症状。

2.推拿:对于梅核气患者,可进行颈部及肩部的推拿放松。比如用揉法在颈部两侧的肌肉处进行操作,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气血流通;还可以按揉肩部的肩井穴等,配合颈部的舒缓动作,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改善气机不畅的状况。

二、西医相关处理

(一)心理调节

梅核气的发生往往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状态的人群。西医方面会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和干预。对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患者,可建议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因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症状。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咽喉部,加重不适症状。建议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理气、化痰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陈皮等。

2.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自我调节和恢复。长期熬夜等不良作息习惯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加重梅核气的症状。

3.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情志,缓解压力,有助于改善梅核气的症状。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梅核气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需格外谨慎。儿童的心理状态相对单纯,但也可能因家庭环境变化等因素出现情绪问题。在治疗上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通过游戏等方式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调整其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家长细心留意。

(二)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患梅核气时,在治疗中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中医治疗时用药需更加谨慎,兼顾老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在心理调节方面,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孤独、焦虑等情绪,家人应给予更多的陪伴和关心,帮助老人舒缓情绪。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注意适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饮食上要易于消化,保证营养均衡。

(三)孕妇

孕妇患梅核气时,治疗需格外小心。中医用药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可优先采用非药物疗法,如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孕妇的紧张情绪,指导孕妇进行适当的呼吸调节等放松方式。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休息,保证心情舒畅,饮食要温和、易消化,避免刺激咽喉的食物。同时要密切关注孕妇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胎儿的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梅核气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梅核气的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的患者常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如有痰在咽喉中,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大多数人并不能咳嗽出痰,反而会经常清嗓。大多数梅核气的患者,常常爱生气,易怒,爱吃甜食,闻到异味后,可能会使咳嗽加重,或咽部异物感加重。梅核气是中医病名,中医认为是痰气互结于咽中造成的。
梅核气的五大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导致的,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又称为咽异感症或者咽部神经官能症,其五大临床表现主要是咽部有异物阻塞感、咳嗽不能缓解、吞咽不能下行、症状时有时无和不影响进食。
梅核气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啊?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主要表现为咽中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主要好发于女性,大部分因为心情不好,肝气运行气机不畅。造成气血痰饮在体内瘀滞,病理产物在咽喉部互结停聚,因此形成了以咽喉部好像有梅核阻塞、咳不出来、咽不下去的症状。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不完全是一种疾病。梅核气是中医的病证名,慢性咽炎是西医的病名。梅核气是以咽中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慢性咽炎是以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等部位的炎症,表现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等。根据有相同的症状,慢性咽炎是可以认为成梅核气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
慢性咽炎是梅核气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慢性咽炎,二者的症状虽然非常的相似,但是是起因不同的二种疾病。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的慢性炎症,病人往往有咽痛、咽干不适,恶心等表现,往往反复发作,耳鼻喉科检查可以发现咽部的充血水肿等,而梅核气是病人自我感觉的咽部阻塞感,和情绪有关,往往病人情绪低落时容易感觉异常,转移注意力后症状可以减轻。
关于梅核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用针灸治疗,如合谷、太冲、丰隆等穴位,按摩热敷颈部。在生活上注意防止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是过冷和过烫的食物,防止过度发音,特别是大喊大叫。另一方面可以口服清咽利喉的药物,也可使用含片和雾化吸入等方式使用抗炎的药物改善症状。
梅核气是什么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有各种不适感觉,比如烧灼感、咽部痒感,但并不会妨碍饮食。肠胃会有不适,比如肠胃蠕动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内有气往上顶。情绪方面会有变化,比如烦躁焦虑、恐惧、抑郁,如果症状严重还会表现为失眠。得了梅核气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调整好心态,如果症状较轻通常是可以自愈的。
梅核气是咽炎吗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咽炎。梅核气是中医术语,是咽喉神经官能症,表现症状有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咽喉部有异物感,治疗是以疏肝解瘀为主。咽炎是西医术语,是因为咽喉部位慢性炎症引起,治疗给予清咽利喉的咽喉片进行治疗,如银黄含化片、西瓜霜润喉片等。
梅核气病是什么意思
朱瑞先 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病是一种中医名词,也叫做癔球症或者是咽部神经官能症或者是慢性咽炎。患者大多数会有咽喉部明显的异物感,感觉有异物卡顿在嗓子眼,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有咽喉部的阻塞感,部分患者可能和情绪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梅核气看病挂什么科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术语,可以看中医内科治疗。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等疾病,发病原因在中医认为是肝气淤滞所引起,一般给予疏肝解郁治疗,可以应用逍遥丸等进行加减。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情绪乐观、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精神压力过大等。
梅核气就是慢性咽炎吗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种中医名词,是感觉到咽喉部有梅核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是吃饭、喝水都很正常,而且吃饭、喝水时种堵塞的感觉反而减轻,也就是并没有其他周围组织的病变。一般是情志失调、肝气淤结导致,翻译成现在的语言也叫做神经管能症,也就是咽喉部神经官能症,也叫做慢性咽炎,所以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医叫梅核气是什么病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诊断为梅核气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咽炎。中医认为咽部不适、咽痒、咽干、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是由于长期心情不好、情绪刺激而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咽部粘膜水肿、滤泡增生而出现的咽部不适。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味中药治疗梅核气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个中医的病名,它的特点是咽喉中如有梅核梗阻喉头,卡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不影响进食吞咽。这是一种病症,这个病发生多数和情绪有关系,情志不随肝气郁结,气与体内的痰湿互结,停聚这个部位所导致。通俗的讲就是是气结在这个地方,上下不通。因为它是无形之气,所以不影响吞咽,但是很难受。它的实质是一个咽部的异物感,疏肝理气化痰的中药都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