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风先兆时应该如何预防中风发生

来源:民福康

中风先兆时,需从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分别采取对应控制措施)、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与及时就医、特殊人群(老年人、女性、有既往中风病史者)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综合干预来降低中风风险。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对于有中风先兆且伴有高血压的人群,需严格控制血压。研究表明,血压持续升高会增加脑血管破裂或堵塞的风险。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老年人可适当放宽至150/90mmHg以下,但需密切监测。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如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像咸菜、腌制品等;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帮助调节血压,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加重高血压,饮酒过量也会导致血压波动。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出现中风先兆时,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中风风险。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可能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降糖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等。饮食上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合理分配三餐,多吃蔬菜、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运动,如慢跑(根据自身情况,避免过度疲劳),运动时间可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每次20-30分钟;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中风先兆且伴有高脂血症的人群,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脂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同时,要坚持运动,运动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二、改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增加蔬果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摄入量应在500g左右,水果200-350g。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钾、镁等营养素,有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维持血管弹性。例如,苹果富含果胶等成分,可降低胆固醇;菠菜富含钾等元素,对维持心血管健康有益。

控制盐分和油脂:如前文所述,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6g;减少油脂摄入,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5-30g,尽量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茶籽油等,减少动物油的使用。

适量摄入蛋白质:可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类、低脂奶制品等。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每周可食用2-3次深海鱼。

2.适度运动:

运动方式选择: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快走,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步,每次30-60分钟;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对有中风先兆的人群较为适宜,每次练习30分钟左右,可每天进行1-2次。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可将中等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结合,但高强度运动要循序渐进。对于老年人或身体状况较差的人群,运动频率和强度可适当调整,以身体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

3.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应坚决戒烟。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还会损害肺部和心血管系统。戒烟后,身体的血液循环等状况会逐渐改善,降低中风风险。家人可给予吸烟者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克服烟瘾。

限酒:男性饮酒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增加中风风险。如果有饮酒习惯,应逐渐减少饮酒量,最终尽量做到不饮酒。

三、定期监测与就医

1.定期监测:

血压监测:有中风先兆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至少每周测量1-2次,条件允许的话,在家中使用电子血压计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以便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病情调整监测频率,一般每天可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或遵医嘱进行监测。

血脂监测:高脂血症患者要定期复查血脂,了解血脂控制情况,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血脂。

2.及时就医:当出现中风先兆症状加重,如头痛加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言语不清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就医途中要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颠簸,及时将患者送往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以便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预防中风时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控制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在运动方面,要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打太极等,运动时要有人陪同,防止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2.女性:女性在不同生理时期,如更年期等,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更年期女性出现中风先兆时,除了常规的预防措施外,要关注激素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健康管理。同时,女性在选择避孕方式等方面也要考虑对心血管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心血管影响较小的避孕方法。

3.有既往中风病史人群:有既往中风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在预防中风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二级预防,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稳定斑块药物等(仅提及药物名称),定期复诊,密切监测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感觉或运动异常等,要及时就医。

总之,有中风先兆时,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与及时就医以及针对特殊人群采取相应措施等多方面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中风
中风即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异常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轻微脑中风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微脑中风不算很严重的问题,轻微脑中风一般都是由于小血管疾病造成的,脑组织梗死的面积一般不超过十五毫米。一般轻微脑中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比较轻,主要是肢体麻木、走路不稳等,只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消除局部缺血的情况,一般症状就能缓解,也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轻微脑中风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也要造成重视,防止
中风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后正常会有后遗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现阶段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建议平时要加强对身体的养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患病的几率。脑中风是一种病程比较快的疾病,一般表现出脑中风的病人多数都会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疾病等表现,疾病的预后比较不
中风病人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清淡饮食,尽量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为主,特别是一些肥腻食物不可以食用,包括肥肉,猪蹄,内脏等食物。2.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保证营养素摄入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3禁忌饮酒、咖啡、碳酸饮料,浓茶等等。4.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和蔬菜,保持大
中风吃什么水果好中风病人不能吃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病人应适当增加新鲜时令水果的摄入量,如草莓、苹果、橘子、猕猴桃等,但如果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也应限制血糖的摄入量,控制血糖水平,这对病人的病情有利。中风病人应少吃海鲜,少吃高盐、高脂肪、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多见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和海鲜,如鱿鱼、章鱼、鲍鱼等。此外,猪脑、牛
老年人中风前兆及症状?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中风前会有头晕的征兆,眼睛突然发黑看不到东西,几分钟又会恢复正常,突然间表现出头晕目眩,感觉视物都在旋转似的,会感到头重脚轻、舌头发胀,肢体也会表现出麻木的感觉。有些病人会发生跌跤,脑供血不足时,说话不清楚,不明的发生口角歪斜,日常会困倦瞌睡;有些高血压病人会表现出鼻出血。
中风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中风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有,1.防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2.患病期间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都要少吃。3.寒性的蔬菜水果,如梨子、西瓜等也要少吃。避免影响病情恢复,您可以经过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
中风后偏瘫可以治疗好吗
荆志伟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偏瘫属于中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可以通过治疗使患者的偏瘫症状得到改善。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及康复训练,恢复正常功能。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偏瘫后的前三个月,此时是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用药及功能训练都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阶段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中风后偏瘫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所致,属于虚实
中风头晕吃什么药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中医上认为,中风后头晕多与“虚”有关,心血不足、阴虚阳亢,就容易导致虚火上升,扰乱神明从而出现头晕的表现,治疗上可用中成药北京同仁堂醒脑牛黄清心片。醒脑牛黄清心片方中含有多种补虚的药味,包括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阿胶等,除了能够补虚化瘀以外,配以人工牛黄、水牛角、柴胡等清火,对于心血不足、虚火上升导致的中风头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风高血压吃什么降压药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对于中风高血压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服药,因此对于中风后高血压的控制,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西医上治疗高血压常用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于中风后高血压的患者,首选ACEI类或者ARB类降压药物,也就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
缺血性中风的症状有哪些
司维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缺血性中风常出现的症状主要可包括以下4点,即头晕、头痛;语言、精神改变脑梗发生早期,患者就会有发音困难、舌头僵直,说话含混不清等症状情况;短暂视力障碍以及运动异常。缺血性中风要及时就医治疗,治疗以恢复脑血流灌注,挽救脑组织功能为主,中医上认为缺血性中风患者中以气虚血瘀最为常见,治疗上可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的北京同仁堂化瘀丸,可以改
中风后治疗方法是什么
杨路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如果患者出现中风,需要根据中风阶段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处于中风急性期,建议患者以西医治疗为主,尽量恢复大脑血液供应,尽量挽救濒死脑细胞。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后,处于中风稳定期,建议患者第一时间通过康复介入极大缓解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或是吞咽、语言认知等障碍。
脑出血是中风
曹玉珍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中风是中医的诊断,脑出血是西医的诊断,西医就是把脑出血归到卒中的范围之内。如果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看脑卒中和中医所说的中风,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的地方。但是中医的中风讲得又更宽泛一些,比如像神经科的面神经麻痹、脑梗塞、脑出血,中医也叫中风,所以如果把这两个中西医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脑出血也是中风的范围之内,可以认为脑出血就是中风。
怎么预防脑中风
齐文涛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脑中风主要分为脑出血和脑梗死,因此对于中风的预防,首先要把患者的基础病给控制好,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要规律服药,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其次,在生活上要注意尽量少吃高脂食物,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降低发生中风的概率。
中风能恢复正常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不一定能够恢复正常。中风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神经系统是中枢系统,而中枢损害不可再生,所以中风病是高致残性疾病。如果梗塞出现在关键运动部位时,患者无法完全恢复,会留有部分后遗症。部分中风后遗症能够在恢复期之内得到缓解,是由于压迫位置比较好,对局部功能损伤较小造成。
年轻人中风的前兆
李丹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年轻人中风前兆,与其说前兆,不如说是危险因素,什么样人更容易得中风,即便是年轻人也有可能,比如有些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但从来没有到医院去就诊,还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久坐、不运动等等,都是中风危险因素,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潜在房颤,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来排查,也就是即便是年轻人,也要排查以上危险因素,把中风发生
年轻人中风的前兆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年轻人和老年人中风先兆一样,比如会出现一过性黑蒙,或者是一过性语言困难,或者是一过性单侧肢体乏力,或者是单侧肢体感觉障碍。这些症状往往在24小时之内都能够得到恢复,这些叫做中风先兆。西医叫做TIA,也就是短暂脑缺血一过性发生,这就叫中风先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