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估肥胖相关健康状况,需进行体格检查(测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等)、实验室检查(查血糖、血脂、肝功能、尿酸等)、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DXA)及其他检查(呼吸测试、睡眠监测等),以了解体重、代谢、肝脏、尿酸等情况及相关疾病风险。
一、体格检查
1.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测量:身高、体重是基础指标,通过计算BMI(BMI=体重(kg)÷身高2(m2)来初步判断是否肥胖,一般BMI≥28kg/m2可诊断为肥胖症,不同年龄、性别人群BMI正常范围有差异,如成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3.9kg/m2,儿童青少年有相应的年龄别BMI参考值,通过测量能快速了解体重状况及与身高的比例关系,评估肥胖程度。
2.腰围和臀围测量:腰围测量对于评估中心性肥胖很重要,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提示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等疾病风险密切相关,臀围测量可结合腰围计算腰臀比,腰臀比增大也是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增加的标志,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正常腰围和臀围范围不同,通过测量能辅助判断肥胖相关的代谢风险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血糖相关检查
空腹血糖:检测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肥胖人群易发生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异常可能提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若在6.1~7.0mmol/L之间则为空腹血糖受损。
餐后2小时血糖:能更全面反映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应<7.8mmol/L,≥7.8mmol/L且<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11.1mmol/L结合症状可诊断糖尿病,肥胖者餐后血糖异常风险较高。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为4%~6%,HbA1c≥6.5%可辅助诊断糖尿病,肥胖患者HbA1c升高提示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2.血脂检查
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一般<5.2mmol/L,肥胖症患者常伴有TC升高,TC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TC≥6.2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
甘油三酯(TG):正常范围通常<1.7mmol/L,肥胖者多见TG升高,TG≥2.3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高TG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范围一般<3.4mmol/L,肥胖患者LDL-C常升高,LDL-C是“坏”胆固醇,升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几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男性>1.04mmol/L,女性>1.3mmol/L,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肥胖者常伴有HDL-C降低,HDL-C降低不利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肝功能检查:肥胖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若ALT、AST升高提示肝细胞可能受损,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脂肪性肝病等肝脏问题,肥胖儿童青少年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也需关注肝功能变化。
4.尿酸检查:肥胖与高尿酸血症相关,血尿酸正常范围男性150~420μmol/L,女性90~360μmol/L,血尿酸升高可增加痛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肥胖者应监测血尿酸水平,了解嘌呤代谢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肝脏脂肪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通过观察肝脏回声等情况初步诊断脂肪肝,对于肥胖患者是筛查脂肪肝的常用方法,儿童肥胖者也可通过腹部超声检查评估肝脏脂肪沉积状况。
2.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能精确测量体脂含量、骨密度等,可准确评估肥胖患者的体脂分布及骨健康状况,对于了解肥胖相关的代谢性骨病等情况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的骨密度参考值不同,通过DXA检查可针对性评估。
四、其他检查
1.呼吸测试:例如间接测热法可用于测量静息能量消耗,了解机体的代谢率情况,肥胖患者往往静息能量消耗有变化,对于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等有参考价值,儿童肥胖者的代谢率评估也可通过类似方法进行。
2.睡眠监测: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密切相关,对于肥胖伴有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的患者,可进行睡眠监测,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睡眠监测能通过记录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眼动图、呼吸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肥胖患者中该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需重视相关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