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涉及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人群考虑。生化检查包括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如血儿茶酚胺、尿儿茶酚胺、尿香草扁桃酸、尿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异常提示可能患病;影像学检查有超声(腹部、颈部及盆腔超声)、CT(肾上腺CT平扫+增强、全身CT扫描)、MRI(肾上腺MRI)等,分别有不同特点和作用;还有131I-MIBG闪烁扫描、PET-CT检查等定位诊断方法;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老年嗜铬细胞瘤诊断需结合各自特点综合判断。
一、生化检查
1.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血儿茶酚胺: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儿茶酚胺水平常升高,一般来说,正常血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为0.1-0.8nmol/L,肾上腺素为0.02-0.3nmol/L,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儿茶酚胺可显著高于正常水平。其意义在于儿茶酚胺是由嗜铬细胞瘤细胞分泌的,血儿茶酚胺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嗜铬细胞瘤。
尿儿茶酚胺:24小时尿儿茶酚胺排泄量正常范围是59-354μmol/24h,嗜铬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排泄量会明显增高,通常高于正常上限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是因为肿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儿茶酚胺进入血液循环,经尿液排出增多。
尿香草扁桃酸(VMA):VMA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产物,正常24小时尿VMA排泄量为2.0-6.5mg/24h,嗜铬细胞瘤患者尿VMA水平也会升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尿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游离MN正常范围是20-130nmol/24h,游离NMN正常范围是10-100nmol/24h,嗜铬细胞瘤患者尿中MN和NMN排泄量显著增高,且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用于筛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超声下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但对于较小的肿瘤(直径小于1-2cm)可能存在漏诊的情况,因为超声检查容易受到肠道气体等因素的干扰。
颈部及盆腔超声:对于异位嗜铬细胞瘤的筛查有一定帮助,比如颈部的嗜铬细胞瘤可通过颈部超声检查发现,盆腔的嗜铬细胞瘤也可通过盆腔超声进行初步探查。
2.CT检查
肾上腺CT平扫+增强: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CT平扫时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可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而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对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一般来说,直径大于1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CT上多可被发现。
全身CT扫描:对于怀疑异位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全身CT扫描可以全面评估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存在嗜铬细胞瘤病灶,如纵隔、膀胱等部位的异位嗜铬细胞瘤。
3.MRI检查
肾上腺MRI:MRI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其多参数成像能够提供更多的组织信息。在T1加权像上,嗜铬细胞瘤通常呈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强化明显。MRI对于判断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一定优势,尤其适用于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三、定位诊断的其他方法
1.131I-MIBG闪烁扫描
MIBG(间碘苄胍)是一种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滞剂的类似物,能被嗜铬细胞瘤细胞摄取,从而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来定位嗜铬细胞瘤。该检查对于肾上腺及异位嗜铬细胞瘤都有较高的定位价值,尤其是对于多发、转移或异位的嗜铬细胞瘤。其原理是嗜铬细胞瘤细胞内的儿茶酚胺合成酶可以将MIBG摄取并储存,通过放射性核素成像显示肿瘤的位置。但该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较小的肿瘤(直径小于1cm)可能显示不清,而且检查时间较长等。
2.PET-CT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也有一定应用。它利用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高代谢特点,通过摄取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来显示肿瘤病灶。对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在发现转移灶方面有优势。但PET-CT检查费用较高,且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相对较少。
四、特殊人群的诊断考虑
1.儿童嗜铬细胞瘤
儿童嗜铬细胞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典型。在生化检查方面,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要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综合判断。影像学检查时,由于儿童身体结构的特点,超声检查时要注意肠道气体的影响,CT检查时要严格控制辐射剂量,MRI检查相对更安全,但同样需要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和特征。
2.妊娠期嗜铬细胞瘤
妊娠期发生嗜铬细胞瘤诊断较为困难,因为妊娠期本身可能出现一些类似嗜铬细胞瘤的症状,如高血压、心悸等。生化检查时要注意妊娠期生理变化对儿茶酚胺等代谢产物的影响,可能需要多次复查来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时,要充分考虑胎儿的辐射安全,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如MRI检查,但也要保证能够准确诊断肿瘤。
3.老年嗜铬细胞瘤
老年嗜铬细胞瘤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如高血压可能不伴有典型的心悸、多汗等症状。生化检查时要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对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排泄的影响,需要综合评估肝肾功能情况来解读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时,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增强CT检查的老年患者可考虑MRI检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