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扁桃体炎需从病史询问(包括发病诱因、症状表现)、体格检查(扁桃体局部、颈部淋巴结、全身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需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樊尚咽峡炎、扁桃体肿瘤、咽白喉等鉴别,儿童患者要与川崎病等鉴别,成人患者需与咽喉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扁桃体等鉴别,且不同人群有不同鉴别要点及用药等注意事项。
一、病史询问
1.发病诱因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诱因有所差异。儿童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情况、近期是否有过度疲劳等有关;成人则需询问是否有受凉、烟酒过度等情况。例如,儿童在幼儿园集体生活时,若有同学患化脓性扁桃体炎,自身患病风险可能增加;成人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削弱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易诱发化脓性扁桃体炎。
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有接触传染源等情况,比如家庭中、学校班级内是否有类似症状的患者。
2.症状表现
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起病急缓程度,化脓性扁桃体炎多起病较急。询问咽痛的程度,是轻微不适还是剧烈疼痛,是否影响吞咽,部分患者会因咽痛剧烈而不敢吞咽。同时关注是否有发热,发热的程度及热型,一般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多为持续性发热。还需询问是否有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全身症状往往较成人更为明显,可能出现呕吐、抽搐等表现。另外,要询问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疼痛情况,化脓性扁桃体炎时颈部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二、体格检查
1.扁桃体局部检查
观察扁桃体大小、形态及表面情况。化脓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充血明显,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可呈点状、片状或弥漫分布。需区分扁桃体炎的分度,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度:Ⅰ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腭舌弓和腭咽弓;Ⅱ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腭咽弓,但未达到咽后壁中线;Ⅲ度肿大时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同时要注意与扁桃体生理性肥大相鉴别,生理性肥大的扁桃体表面光滑,无脓性分泌物,无明显充血等炎症表现。
检查扁桃体周围组织情况,如腭舌弓、腭咽弓是否充血肿胀,有无渗出等。
2.颈部淋巴结检查
触诊颈部淋巴结,了解其大小、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化脓性扁桃体炎时,颈部淋巴结多有肿大,质地较软,活动度尚可,有压痛。需与其他颈部淋巴结疾病相鉴别,比如淋巴结结核时淋巴结质地较硬,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淋巴瘤时淋巴结可进行性肿大,质地硬,无压痛等。
3.全身一般情况检查
测量生命体征,除体温外,还要关注心率、呼吸等情况。高热患者心率可能增快,呼吸频率可能增加。检查患者面色、精神状态等,病情较重者可能出现面色潮红、精神萎靡等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常升高,一般(10-2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可超过80%,严重时可出现核左移现象。但需注意,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不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仍会增高。例如,对于3岁以下儿童,若患化脓性扁桃体炎,血常规可能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C-反应蛋白(CRP):CRP会明显升高,一般超过10mg/L,其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后数小时内即可升高,病情好转时可迅速下降,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度及疗效的指标。
2.病原学检查
咽拭子培养:取扁桃体表面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常见的致病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发现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通过培养还可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例如,若培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病毒检测:部分化脓性扁桃体炎由病毒引起,如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可通过血清学检查等方法检测相关病毒抗体,协助明确病因。比如,检测EB病毒抗体,若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助于EB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的诊断。
四、鉴别诊断疾病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该病也可出现咽痛、扁桃体肿大等表现,但扁桃体肿大程度相对较轻,表面可有灰白色假膜,易擦去。全身症状更明显,可有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常超过10%,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等可协助鉴别。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异型淋巴细胞,这是与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重要鉴别点。
2.樊尚咽峡炎
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引起,咽痛程度较轻,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假膜,假膜易剥离,剥离后创面有少量出血。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与化脓性扁桃体炎相比,樊尚咽峡炎的假膜特点及病原体不同是主要鉴别点。
3.扁桃体肿瘤
包括良性肿瘤如扁桃体息肉、乳头状瘤等,以及恶性肿瘤如扁桃体癌等。良性肿瘤一般扁桃体肿大较局限,表面光滑,生长缓慢,多无明显全身症状。恶性肿瘤患者扁桃体肿大可呈不对称性,表面不光滑,可有溃疡、坏死等,病情进展较快,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通过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急性炎症表现不同。
4.咽白喉
由白喉杆菌引起,咽痛相对较轻,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假膜,假膜范围较广,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可引起出血。全身症状可有低热、乏力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中毒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喉杆菌,与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脓性分泌物及病原体不同可鉴别。
五、不同人群的鉴别要点
1.儿童患者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化脓性扁桃体炎时全身症状更突出,需注意与川崎病等疾病鉴别。川崎病除有发热、扁桃体炎表现外,还伴有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性水肿等多系统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血小板增多、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等,通过这些特征可与化脓性扁桃体炎鉴别。同时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优先选择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如物理降温等。
2.成人患者
成人化脓性扁桃体炎需与咽喉部的结核等疾病鉴别。咽喉结核多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苍白水肿、有溃疡等表现,痰涂片抗酸染色可发现结核杆菌,与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急性炎症表现不同。另外,成人需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扁桃体的情况,如贝赫切特综合征,除扁桃体炎表现外,还有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等多系统表现,可通过相关自身抗体检查等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