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检血小板偏高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正常人血小板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小孩子也是一样的,所以孩子血小板高家长应仔细注意,看是否只是生理性的。

导致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情况有许多种,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等。继发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肿瘤患,但多在500以下(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10^9/L)。

1.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

对于小孩来说,继发性的血小板增多情况较多,而且原因很明确,一般都是因一些原发病引起的,比如贫血、慢性炎症、心肺疾病、恶性肿瘤、术后等等都可引起血小板增多,但是一般计数不超过1000×10^9/L。而原发病好了以后血小板一般可以自行降下来,恢复正常。

2.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

一般小孩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可能性较小,但若患上就比较麻烦,因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说得白一点,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功能出现了障碍,病症出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血小板明显增多,计数常常超过1000×10^9/L。而且接下来血小板还会持续增多或居高不下。

本来血小板增多本身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问题在于这类患者因为骨髓功能性问题,产生的血小板常常存在一些本身的缺陷,如: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能力降低,不能正常释放第3因子等,这些缺陷导致血小板无法发挥它在血液中的正常功能,从而可以导致出血倾向。而血小板还有一个特性是容易聚集和成堆分布,那么问题就来了,血小板数量增多且功能不正常,容易导致出血或是形成血栓。重要器官出血或是血栓形成属于严重的并发病,常常成为本病至死原因。

病理性的血小板异常还是需要注意的,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了解疾病
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