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潜伏期概述

来源:民福康

狂犬病是人兽共患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在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后不会立刻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会有一定的潜伏期。狂犬病潜伏期就是从感染狂犬病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狂犬病潜伏期是长短不一的,主要是根据伤者的年龄、伤口的部位、伤口的深浅以及病毒入侵的数量来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在感染了狂犬病病毒三个月以内会发病,有少部分人会在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半年到一年发病,也有极少部分的人会在感染狂犬病病情后一年以上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狂犬病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会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的发病期可以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处于前驱期的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嗜睡、恐水、怕光、喉肌痉挛等症状,处于兴奋期的患者会出现极度恐水、恐光、呼吸困难、多汗、排尿困难、全身疼痛性抽搐等症状,处于麻痹期的患者会出现迟缓性瘫痪的症状。

狂犬病发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会超过六天,死亡率也比较高,所以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伤口的清理和狂犬疫苗的注射,比较严重的可以注射狂犬病血清。 

了解疾病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应针对导致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