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的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分析一些严重疾病时,我们会提到电解质紊乱的这个概念,是从稳定身体内环境的角度来考虑的。电解质,是多种金属离子,有维持细胞内外压强,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

电解质紊乱,是金属离子数量改变导致的,会引起多种损害。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很多,主要看跟哪种金属离子有关。钠离子过多,导致电解质紊乱,会引起口干舌燥,心情烦躁的症状。

钠离子的水平,对肾脏的影响最大,会让尿液增多,排尿次数增加,身体容易缺水,经常感觉口渴。钠离子多也影响血压,让外部血液进入血管,增大压强,情绪会很烦躁。若是钠离子太少,则会肌肉酸痛,经常呕吐。

电解质紊乱跟钾离子有关,一般是钾离子偏少引起的。症状不仅有食欲降低,容易腹胀,还会感觉胸闷和心悸,严重时会发生心衰。钾离子不足,也影响肌肉功能,让人身体乏力,不愿意活动。极少情况下,钾离子过多导致电解质紊乱,会有心律失常的症状。

钙离子数量改变,也能引起电解质紊乱。缺钙会让人肢体抽搐,还会发生呼吸障碍。钙离子过多,则会让人反应迟钝,甚至出现幻觉。电解质紊乱,必须要及时治疗,不能自行补充或调节。

了解疾病
缺钙
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但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甲状旁腺激素长期代偿性增高,引起了“钙搬家”,使血钙增高,这样,测量结果就不能真实反映体内钙的含量。此时,就应进行骨密度测量。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