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是因为体内的抗利尿素发生异常,不能正常生成尿液,导致尿液一直以一种很稀的状态排出。患者经常喝很多水,很快水分就会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发生这种情况时就说明情况比较严重了,需要尽快治疗。在病症早期通过治疗患者是可以痊愈的,如果往后拖延,医治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由于水分很快就会排出体外,所以患者会出现脱水的症状。如果是儿童患病,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想要喝水的欲望,更容易发生脱水,失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死亡,家长一定要注意。如果是小婴儿出现尿液增多,喝过水很快就大量排尿,并且尿液颜色像水一样,就说明婴儿有患病的可能。
患者会经常排出很多尿,就算没有尿路梗阻也有可能引起积水,尿路积水太多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肾性尿崩症有先天遗传因素,男性更容易患上该病,有的是在出生后发病,有的可能要经过几年的过程才发病。
年纪小的患者会因为体内缺水出现抽搐、发烧。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在今后的成长中尿崩症的症状会减轻,如果长期有尿崩症会影响到智力发育,比正常儿童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治疗该病最重要的是帮助身体补充水分,让水分达到平衡状态,平时饮食上要注意糖和盐的摄入量。
了解疾病
发烧
正常人体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动,如口温波动在36.0~37.0℃之间,以凌晨0~4时最低,下午5~7时最高,差异在正负1.0℃左右。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