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传染吗
转氨酶高常见于生活习惯差、病毒性肝炎、服药不当、心脏疾病、肝硬化等,是否具有传染性取决于具体的原因。
1、生活习惯差
过度劳累、经常熬夜、饮酒过度或者进食油腻的食物都可能导致转氨酶轻度升高,但是都不具有传染性。
2、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会导致转氨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主要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3、服药不当
如果患者滥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也会损伤肝脏,使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也无传染性。
4、心脏疾病
例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等,也会影响转氨酶的数值,但是不具有传染性。
5、肝硬化
肝硬化属于肝病终末阶段,如果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则具有传染性,如果与酒精性肝病、长期胆汁淤积等其他因素有关,则不会传染。
了解疾病
转氨酶高
转氨酶升高是个很常见的情况,并不一定是肝脏出了问题。因为转氨酶非常敏感,很多因素会引起转氨酶正常值的上下波动,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氨酶测量结果都可能不一样。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 通常,体检中主要检查的转氨酶是谷丙转氨酶(ALT)。1%的肝脏细胞损害,可以使血中ALT的浓度增加1倍。因此,ALT水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