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容易堵在右下腹导致便秘
粪便容易堵在右下腹导致便秘可能是功能性便秘、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
1、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主要和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饮食上如果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则会诱发此病。其次,还可能与缺乏运动、排便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功能性便秘可表现为大便干燥、有排便感但不易排出,感觉粪便堵在右下腹,也可表现为大便量少,不易有排便感。
功能性便秘患者需要多喝水,增加粪便的含水量,使得粪便松软易排出,还应合理膳食,饮食上可以适当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比如树莓、雪梨、香蕉、豌豆等,有助于加快胃肠道蠕动的速度,促进肠道内容物排出。平时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运动也有助于增强肠道肌肉的活动。容易便秘的人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排便时间过长。功能性便秘在病因得到去除后预后通常比较好,患者无需过度担心。
2、结肠炎
结肠炎大多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比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患者进行盆腔放疗或者结肠内注入化学药物时,也会诱发结肠炎。而人体的右下腹部的器官包括右半结肠,右半结肠发生炎症反应时,患者会出现粪便堵在右下腹、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如果是溃疡性结肠炎,可以使用氨基水杨酸类制剂进行治疗,如奥沙拉秦钠、柳氮磺吡啶等。疾病急性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感染性结肠炎多见于细菌感染,可以使用青霉素、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结肠炎患者出现便秘症状时,还可以使用清水或者用肥皂水进行灌肠。如果出现大出血、肠穿孔或者药物治疗无效等现象,应进行手术治疗。疾病活动期应以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为主,注意饮食卫生。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是也有部分患者病情会反复发作,确诊后应该尽快处理,降低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3、结肠癌
结肠癌是出现在结肠黏膜的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肠腔狭窄,会影响大便排出,从而出现粪便容易堵在右下腹、不易排出的现象,还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结肠癌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还要进行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包括奥沙利铂、雷替曲塞等,还可以使用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药物进行治疗。化疗期间患者的免疫力较差,饮食上需要多吃高维生素以及高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还要戒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海鲜、烧烤等。本病在早诊断、早治疗的情况下,预后相对较好,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因此患者确诊后应尽早接受治疗,以改善疾病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