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错构瘤是什么意思
肝内胆管错构瘤是指胚胎时期肝内细小胆管发育障碍引起的囊样病变,为肝脏良性肿瘤。
肝内胆管错构瘤早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不适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大时,会对周围的神经、血管以及消化道造成压迫,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包块、腹胀等症状,肿瘤压迫胃部、肠道等消化道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症状,肿瘤向上压迫膈肌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一旦肿瘤压迫了胆道,还会引起黄疸,出现皮肤、巩膜发黄的现象。
肝内胆管错构瘤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包括肿瘤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或肝叶切除术等,还可以进行全肝血流阻断或者低温灌注全肝血流阻断来切肝,有助于保护肝细胞,促进术后肝功能的恢复,肿瘤压迫消化道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可以服用促胃动力药物来治疗,比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
了解疾病
黄疸
黄疸是一种体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