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通常是因胃肠感染病毒、细菌引起的,胃肠黏膜受损后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表现为一天大便3~5次,甚至10次不等,大便形态多呈水样,存在恶臭味,严重者伴随上腹部疼痛或全腹痉挛性疼痛。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
如果胃肠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且患者存在免疫力下降的现象,可以使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来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采取对症治疗,当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时,可以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复方颠茄片等解痉药来改善。出现腹泻症状时,可以使用蒙脱石散、活性炭来改善,呕吐症状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等药物来治疗。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可以至医院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等到脱水的症状改善后,可以口服补液盐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胃肠炎症状缓解后尽量食用温热、稀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如果无不适症状,可恢复正常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