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是什么病严重吗
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包括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坏死性肠炎等,是否严重取决于肠炎的具体类型,具体如下:
1.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主要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例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另外,如果患者进食生冷、辛辣或者过热的食物,也容易诱发该病。患者服用刺激性药物或者发生重金属中毒等情况,也会增加患病的可能。感染性急性肠炎的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改变等。非感染性急性肠炎可能在进食后数小时内突然发生脐周剧烈疼痛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荨麻疹。
急性肠炎存在一定的自限性,一般不严重,患者可以配合医生积极干预病情,从而加快恢复的速度。
2.溃疡性结肠炎
该病属于慢性肠炎的一种类型,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环境、遗传、肠道微生态、免疫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
该病难以治愈,比较严重,重症者多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直肠和结肠癌变、肠道出血、急性肠穿孔等并发症。
3.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炎,病因包括遗传、环境、感染、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免疫反应异常等,容易引起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发热等不适症状。
虽然该病存在自行缓解的可能,但是总体而言容易经久不愈或者反复发作,通常比较严重,如果没有及时干预病情,可能会引起肠梗阻、腹腔内脓肿、急性穿孔等并发症。
4.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因为接受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如果能够早期进行干预,减少放射损害,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能够逐渐痊愈。如果不积极干预治疗,导致肠道小动脉壁肿胀、肠腔狭窄或穿孔,则比较严重。
5.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一般是因为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黏膜损伤,从而使得肠道缺血、缺氧,导致坏死的一种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腹部鼓胀、肠鸣音减弱、大便异常、发热等症状。
此病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果不积极干预,肠道坏死进一步加重,则可能会并发肠穿孔、腹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
建议肠炎患者及时去正规医院完善检查,明确疾病类型,遵医嘱进行科学治疗,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不用过于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