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的好方法
从中医角度而言,胃病主要和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生活调理、中医理疗和药物治疗等,具体如下:
1、脾胃虚弱
思虑过多、劳累过度、饮食不节、大病初愈等因素可影响、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出现大便溏泻、胃痛、胃胀、饭后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
对于脾胃虚弱患者而言,饮食上要注意精、细、软、温,可以适量多吃些南瓜、萝卜、山药、蜂蜜等食物,有助于调补脾胃。取足三里、内关、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能够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必要时,可以遵医嘱合理使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达到健脾益气、助运止痛的治疗目的。
2、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是由脾胃阳虚,阳气温煦能力变弱所引起的一系列寒证,表现为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腹痛腹泻等症状,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胃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
脾胃虚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多吃些羊肉、鸡肉、生姜、红糖、牛肚、韭菜等温热性食物,有助于健脾暖胃。取关元、足三里、中脘、神阙、脾俞、胃俞等穴位进行针灸、艾灸等中医理疗,可以起到调气、调胃、健脾的作用。此外,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良附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也能够得到温中散寒、健脾止痛的疗效。
3、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大多是由于湿热邪气停留在人体脾胃,对脾胃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引起胃痛、腹胀、反酸、烧心、食欲下降等临床表现,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等胃病。
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规律进食,适当多吃些冬瓜、绿豆、莲藕等食物,有助于滋阴、清热、利湿。取公孙、水分、中脘、内关、脾俞、胃俞等穴位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可以得到健脾和胃、清热利湿的疗效。必要时,也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葛根芩连片、甘露消毒丸、藿香清胃胶囊等中成药,得到清热化湿、醒脾生津的疗效。
如果胃病患者希望通过针灸、艾灸等中医理疗缓解病症,建议就诊中医科,具体操作应由专业中医师进行,切勿自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