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晚上呕吐处理方法
3岁孩子晚上呕吐可能与消化不良、病毒性胃肠炎、肠套叠等原因有关,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做对症治疗。
1、消化不良
如果孩子在睡觉前大量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会导致孩子晚上呕吐。孩子可以适当饮水,家长可以用手做宝宝脐周的按摩,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症状严重,伴有低热,家长可以使用退热贴贴在宝宝额头,并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皮肤,能够降低体温。孩子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儿复方鸡内金散、肥儿丸、小儿化食丸等助消化的药物治疗,能够缓解呕吐、腹泻等症状。孩子在经过饮食结构调理后,消化不良的症状会得到缓解,预后良好。
2、病毒性胃肠炎
如果孩子进食了不干净的食物,受到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的感染,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病毒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可引起呕吐的症状。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上并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可以采取对症治疗,如果宝宝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需要遵医嘱口服补液盐,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还需要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能够缓解呕吐、腹泻等症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在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可以痊愈,疾病预后良好。
3、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内套入相邻的肠管腔内,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排出,孩子可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孩子一经确诊肠套叠,需要尽快干预,可在超声或是X线的检测下,进行空气或造影剂灌肠,能够将肠管推回原位;若是复位失败或是怀疑有肠坏死等情况,应该及时采取剖腹探查术,如果发现肠管坏死,需要将坏死的部位切除,并进行手动复位。
肠套叠的患儿在肠坏死前及时复位,一般预后良好;但是如果患儿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发生肠坏死,可能会引起腹膜炎、脓毒症等并发症,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3岁孩子晚上呕吐除以上原因外,还可能与脑膜炎、一氧化碳中毒、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原因有关,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诊断原因,再做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