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
心脏供血不足在临床上一般称为心肌缺血,可能是冠心病、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等疾病所致,症状主要有胸痛、恶心呕吐、疲乏无力、心悸、呼吸困难、晕厥等。
1.胸痛
胸痛是心肌缺血较为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的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或钝痛感等,这种疼痛可能放射至颈部、下颌、背部或手臂。出现这种感觉主要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局部缺血,进而释放一些化学物质(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等)并刺激心脏的痛觉神经纤维而引起的。
2.恶心呕吐
心肌缺血发生时,心脏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导致心肌细胞缺氧。这种缺氧状态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其中包括激活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在应激状态下会促使身体释放各种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导致恶心和呕吐。
3.疲乏无力
心肌缺血会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包括肌肉组织,当肌肉组织缺血时,可能会导致能量产生不足,从而引起疲乏和无力感。
4.心悸
心脏的正常节律是由心脏内部的电生理系统控制的,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等。当心肌缺血时,心脏的供血减少,可能导致这些电生理结构的异常,从而影响心脏的节律,进而出现心悸症状。
5.呼吸困难
心脏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包括肺部。当心肌缺血发生时,心脏的泵血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肺部的血液回流不畅,致使肺部积聚过多的血液,导致肺部压力增加,使得肺部扩张受限,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6.晕厥
如果心肌缺血的程度较重,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会受损,导致血压下降,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这种情况下,大脑可能会出现短暂血液供应中断的情况,进而引发晕厥。
所以一旦确诊为心肌缺血,应及时采取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降低心率等作用。
若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撑开狭窄部位,恢复血流的方法。
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这种手术是通过取用患者自身的其他血管,绕过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建立新的血液供应途径,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