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表现
下肢静脉曲张可以分为大隐静脉曲张和小隐静脉曲张两种类型,大隐静脉曲张症状主要有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等;小隐静脉曲张症状主要有小隐静脉隆起、足踝部水肿、下肢麻木等。
一.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位于下肢内侧的浅表部位,从足部一直延伸到大腿根部,并连接到下肢深静脉。其症状主要有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等。
1.浅静脉曲张
在大腿内侧和膝盖附近可能会出现弯弯曲曲的、高出皮肤表面的、类似蚯蚓状的突起,这些曲张的血管在站立时更为明显,而在平躺时会消失。
2.患肢肿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患肢可能出现肿胀、疼痛、酸胀和沉重感,这些症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尤为明显。
3.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
长期的血液淤滞可能导致下肢皮肤营养不良,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皮肤变薄等症状表现。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皮肤溃烂、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二.小隐静脉曲张
小隐静脉位于小腿部位,其症状表现与大隐静脉曲张有所不同,主要症状包括小隐静脉隆起、足踝部水肿、下肢麻木等。
1.小隐静脉隆起
小隐静脉曲张的主要表现为小腿后外侧的静脉隆起,呈现弯曲、不规则膨出、扭曲、扩张和伸长的状态,这些隆起的静脉在站立时更为明显。
2.足踝部水肿
由于小隐静脉位于足背静脉网外侧,当小隐静脉曲张发生时,可能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足踝部水肿,而水肿的程度可能因病情轻重而异。
3.下肢麻木
小隐静脉曲张可能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血管、神经、肌肉等组织的正常血供,从而引起下肢麻木、乏力、酸胀等症状。
当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时,应积极采取治疗,比如压力疗法,即使用弹力袜或弹性绷带提供外部压力,进而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症状的方法。其次,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奥司明、七叶皂苷钠、鱼肝油酸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具有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使静脉壁闭塞等作用。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曲张静脉剥脱术、交通支静脉结扎术等。其中大隐静脉/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切口小、疗效好;曲张静脉剥脱术也比较多用,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则主要适用于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