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躁狂症是指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1、遗传因素
躁狂发作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双相障碍是导致躁狂发作的主要疾病,遗传度高达80%。
2、药物因素
物质滥用、醉酒状态的人也可出现躁狂发作中的一些症状。长期服用影响神经的药物或者药量过大,都可能造成躁狂的出现。
3、神经生化因素
躁狂发作可能与额叶、基底节、扣带回、杏仁核、海马等与认知和情感调节关系较密切的神经环路的损害有关。此外,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异常增高,也可能导致躁狂症发作。
4、心理社会因素
一些重大的负面生活事件,如丧失亲人、失业、离婚等,可能对精神造成刺激,引发躁狂症。同时,循环型人格、环型人格特征者容易患上躁狂症。
躁狂发作的解决方法通常包括生活护理、使用药物、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等。
1、生活护理
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保证饮食健康,有助于促进疾病恢复。
2、使用药物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西泮片、劳拉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能够改善因躁狂发作引起的焦虑。
3、电休克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采用电休克治疗,通过电流短暂通过人体,抑制脑神经冲动和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控制躁狂症状。
4、心理治疗
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家庭联合治疗,让患者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并且学会管理情绪,减少发作的机率。
躁狂发作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躁狂症状,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了解疾病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