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带状疱疹是什么病
病毒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主要表现为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群集小水疱,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疼痛可在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同时发生,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刺痛、灼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根据典型的皮疹分布特点和剧烈的神经痛,一般不难诊断。但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可能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学检测等。
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包括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如阿昔洛韦等;止痛治疗,根据疼痛程度选用合适的止痛药物;营养神经治疗等。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等。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出现眼部带状疱疹、耳部带状疱疹等特殊类型,可引起眼部、耳部的严重并发症。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可痊愈,但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神经痛等后遗症。
了解疾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