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断及治疗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椎间盘源性腰痛可以通过症状表现、异常体征、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诊断

1、症状表现

患者可能会持续出现下腰痛,在活动时,疼痛感有所加重,同时还可能向下肢放射。如果出现该症状,可能提示有椎间盘源性腰痛。

2、异常体征

在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等试验中,有阳性现象,提示腰椎活动度减少,可能会产生椎间盘源性腰痛。

3、影像学检查

在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当中,能够清晰显示腰椎状态,确定有没有纤维环断裂、髓核突出等,进而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

二、治疗

1、物理治疗

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后,可以通过牵引治疗、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可以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3、手术治疗

病情较为严重时,可以考虑进行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等,能够帮助提高腰椎的稳定性,改善生活质量。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