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肝肿瘤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继发性肝肿瘤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触诊检查时,可能会触摸到肿大的肝脏,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肝区疼痛的症状,有利于初步了解病情。

二、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患者患病中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时,其可能会出现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的情况,有利于继发性肝肿瘤的诊断。

2、肿瘤标志物检查

对患者血液中的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进行检查时,可表现为肿瘤标志物含量升高,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肝炎抗体抗原检测

患者进行肝炎抗体抗原检测时,能够对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原发性肝癌进行鉴别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不仅可以检查出较大的实质性肿瘤,还能够观察其腹腔内有没有转移病灶。

2、CT检查

CT检查能够明确患者肝脏内肿瘤的数量、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观察其有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3、磁共振检查

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可以发现体积较小的继发性肝肿瘤,明确肿瘤与肝内胆管和血管之间的关系。

4、PET-CT

PET-CT检查能够明确肿瘤细胞的来源、有无其他转移灶,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四、病理学检查

对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时,如果在显微镜下发现肿瘤细胞,则可以确诊继发性肝肿瘤。

了解疾病
淋巴结
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乳类动物特有的器官(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