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愈合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骨折不愈合在临床上一般称为骨不连,骨不连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异常活动、血液供应不足、骨折断端分离、继发感染、吸烟等原因引起的。

1.异常活动

患者对患肢骨进行固定后,骨折断端仍然存在异常活动时,可造成其骨折断端出现移位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骨不连的表现。

2.血液供应不足

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时,无法为断肢骨的愈合提供营养物质,对骨膜成骨细胞的再生情况造成影响,患者此时也会出现骨不连的情况。

3.骨折断端分离

患者出现骨折断端分离距离过大的情况时,无法形成连续的骨痂线,影响骨折的愈合,进一步引发骨不连的形成

4.继发感染

患者的骨折部位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时,可造成其成骨环境变差,骨折断端的愈合受到影响后,患者可表现为骨不连。

5.吸烟

患者患病期间过量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抑制骨组织内血管的生长,使其出现再血管化和成骨功能异常的情况,对骨折的愈合产生影响。

了解疾病
断肢
断肢包括完全性断肢和不完全性断肢。完全性断肢是指外伤所致肢体断离,没有任何组织相连或虽有残存的损伤组织相连,但在清创时必须切除的。不完全性断肢是指肢体骨折或脱位伴2/3以上软组织断离、主要血管断裂,不修复血管远端肢体将发生坏死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