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什么

来源:民福康

药物性牙龈增生,作为一种较为少见的药物副作用,指的是在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后,牙龈组织出现的纤维增生现象,导致牙龈的体积增大。

药物性牙龈增生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长时间服用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硝苯地平等抗癫痫、降压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引起的。患者多为青少年及儿童,而老年人则相对较少见。药物性牙龈增生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牙龈边缘和牙龈乳头的增生,这些增生从最初的小球状逐渐融合、增大,直至覆盖部分牙面。对于这类疾病,治疗方法首先涉及停用或更换相关药物,并辅助牙周炎的治疗。当炎症消退后,增生的程度通常会明显减轻。

然而,如果增生严重到影响咬合或其他正常功能时,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方法,如牙龈切除术,来恢复牙龈的外形。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以减少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药物性牙龈增生虽然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仍需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以获取专业的治疗建议。

了解疾病
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的慢性炎症,患者会出现牙周袋、牙槽骨吸收,进而引起牙齿松动、牙齿脱落。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