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1、视诊

患者进行视诊检查时,可以观察其有没有皮肤发黄、巩膜黄染、面色苍白等表现。

2、触诊和叩诊

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触诊检查时,能够明确其左上腹有无包块;叩诊检查则可以确定其脾脏肿大的程度。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发现其存在红细胞计数下降的情况,评估患者贫血的轻重程度。

2、胆红素代谢检查

患者进行胆红素代谢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血游离胆红素和尿胆原水平升高的情况,患者的尿胆红素结果为阴性。

3、骨髓检查

患者进行骨髓检查时,可表现为红系造血增生以及幼红细胞增多。

4、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患者的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结果为阳性时,一般提示其可能存在慢性血管内溶血的情况。

5、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

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结果可以明确患者是否患有红细胞G-6-PD缺乏症,确定溶血性贫血的患病原因。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慢性溶血性贫血导致患者的骨骼出现病变时,需要进行X线检查,明确病变的位置以及病变的类型。

2、血管造影检查

患者出现血管栓塞性疾病时,应当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确定栓塞的部位以及血液的流动情况。

了解疾病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主要是指患者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速度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