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椎间盘突出症是比较常见的脊柱疾病,指的是椎间盘的髓核向后外侧脱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引起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长期伏案工作、颈椎退化、胸椎退化、弯腰劳动、腰椎退化、积累损伤、腰椎发育异常等。该病变可发生在颈椎、胸椎、腰椎等各个脊柱节段中,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发生在颈椎病变的患者一般会出现颈肩痛、上肢痛、步态笨拙、活动不灵活等症状;发生在胸椎病变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感觉障碍、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发生在腰椎病变的患者可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等表现。

健康人群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要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减轻脊柱的负担。其次,在弯腰搬重物时,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腰部扭伤。平时还可加强锻炼,包括小燕飞、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能预防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出现疑似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的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医,通过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神经系统检查、X线平片、CT检查、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诊断。

了解疾病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分布支配的区域出现疼痛,疼痛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多见于中老年群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