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来源:民福康

胃食管反流病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24小时反流检测等方式诊断,而治疗则需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详情如下:

一、诊断

1、临床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一般可出现反流及烧心的典型症状,不典型症状包括胸痛、上腹痛及嗳气等。

2、胃镜检查

如果患者出现典型的反流症状,应进行胃镜检查,若经胃镜检查发现患者食管下端黏膜糜烂,则可认为存在胃食管反流病。

3、24小时反流检测

24小时反流检测是检测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若在全天的检测过程中发现食管PH小于4的时间百分比超过4%,则可认为发生了胃食管反流病。

除上述诊断方式外,胃食管反流病还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实验、食管钡剂造影检查及食管测压等方式诊断。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应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规律进食,还应尽量避免进食会导致反流的食物,包括咖啡、巧克力等。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包括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此外,患者还可使用促动力药物治疗,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

3、手术治疗

若患者不愿长时间服药或合并食管裂孔疝,则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抗反流术、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

除上述治疗外,胃食管反流病还可通过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了解疾病
胸痛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和食管破裂等,其中ACS在这些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心肌梗死(AMI)的误诊率在3%~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约0.5~1/10万人,如果误诊其死亡率超过90%。PE的发病率大约70/10万人,自发性气胸发病率2.5~18/10万人,食管破裂发病率是12.5/10万人。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