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主动脉夹层原因有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变、创伤与炎症反应。治疗方法有紧急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康复训练。

一.原因

1.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导致主动脉壁承受过高的压力,使主动脉内膜更容易撕裂。同时,动脉粥样硬化也会使主动脉壁变得脆弱,进一步增加夹层的风险。

2.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马凡氏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等,会增加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此外,先天性主动脉畸形,如主动脉缩窄,也会使主动脉壁在高速血流的冲击下更容易发生撕裂。

3.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变

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变是指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和胶原进行性退变,并出现黏液样物质,称为中层囊性坏死。这种退变会使主动脉壁变得薄弱,容易在高压血流下发生撕裂。

4.创伤与炎症反应

主动脉的钝性创伤、心导管检查、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医疗操作不当,以及主动脉壁的炎症反应,如巨细胞动脉炎等,都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

二.治疗方法

1.紧急处理

一旦怀疑主动脉夹层,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吗啡类药物止痛并镇静等。同时,应密切注意神经系统、肢体脉搏、心音等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药物治疗

药治疗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迅速接受静脉降压药物治疗,将收缩压降至安全范围。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硝普钠、乌拉地尔和拉贝洛尔等。在病情和血压稳定后,可以遵医嘱改为口服降压药,比如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卡托普利等。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急性期的手术治疗被越来越多的采用,无论有无重要脏器受累,有条件的患者都应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在于切除内膜撕裂口,防止夹层破裂引起大量出血。

4.介入治疗

对于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特别是高龄、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是一种更为合适的选择。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支架植入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5.康复训练

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体位训练、运动练习等,以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主动脉疾病,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通过了解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并在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了解疾病
巨细胞动脉炎
巨细胞动脉炎主要是指会影响患者大中型动脉的血管炎症性疾病,可能会出现虚弱无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发热、视物不清、眼睑下垂等不适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