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压疮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及其他因素引起的。

一、外源性因素

1、垂直压力

患者的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时,可导致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畅,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压疮。

2、摩擦力

患者长时间卧床时,皮肤可与衣服、床上用品产生摩擦,导致脆弱的皮肤出现损伤,引起压疮;皮肤潮湿易增加摩擦力,导致病情加重。

3、分泌物刺激

尿液、汗液等分泌物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刺激时,皮肤的防御功能易受到影响,导致其局部出现压疮。

二、内源性因素

1、营养不良

患者未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时,可引起营养不良,无法维持皮肤健康的状态,导致皮肤组织被破坏,引发压疮形成。

2、疾病因素

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易影响机体的血液供应和运动能力,导致其发生压疮的风险增加。

3、年龄

患者的年龄超过70岁时,可造成其皮肤的弹性下降、行动不便,易引起皮肤损伤,导致压疮。

三、其他因素

1、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石膏、绷带、夹板等器械使用不当可导致患者局部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缺血、坏死,引发压疮。

2、机体活动感觉障碍

神经损伤、手术等原因导致患者的身体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时,可造成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形成压疮。

了解疾病
压疮
压疮主要是指患者局部皮肤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皮肤损伤、溃疡或坏死。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