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甚至慢性,迁延性腹泻,严重者会引起婴幼儿营养缺乏、生长发育迟缓的一种疾病,又称乳糖酶缺乏症。在以乳汁为主要饮食的新生儿及婴幼儿中常发生腹泻等症状。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病因各异,临床表现多样,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严重程度不同,主要症状是腹泻每日数次至10余次,大部分患儿肠道气体多,常带出少量粪便在尿布上。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酸臭味,泡沫多,有奶块,少数患儿有回奶或呕吐。患儿还会伴有腹胀、腹泻、恶心、嗳气等消化道症状。便前易哭闹,排便或经治疗后好转。长期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及骨质疏松等。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可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严重乳糖不耐受者,应根据病情程度采取无乳糖、低乳糖饮食。并注意钙、磷等的补充。

了解疾病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一种由于体内营养比例失衡或者摄入不足所造成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