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婴儿脐疝
婴儿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
婴儿脐疝主要是由于脐部周围的腹壁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较为薄弱,当婴儿哭闹、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腹压增加时,腹腔内容物就容易通过脐部这个薄弱区域向外突出形成脐疝。
通常在婴儿脐部可见突出的肿物,一般为可复性,即当婴儿安静或平卧时,肿物可自行回纳消失。但如果突出物不能回纳,伴有婴儿哭闹不止、腹痛等情况,可能出现了嵌顿,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医生一般通过观察脐部的外观、询问病史以及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例,可能会借助超声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
多数婴儿脐疝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愈合,无需特殊治疗。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如果脐疝直径较大、超过2岁仍未愈合或发生嵌顿等情况,则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日常要保持婴儿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感染。当婴儿哭闹时,应及时安抚,以防止腹压持续增加。同时,要密切观察脐疝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了解疾病
腹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为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详细分析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