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怎么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止血治疗、抑制胃酸分泌、病因治疗等。
1、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可先输入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晶体液,再根据患者的失血情况补充胶体液如血浆、右旋糖酐等。这是因为大量出血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2、止血治疗
药物止血,常用的药物如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出血;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抑制胃酸分泌和减少内脏血流。内镜下止血,可通过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止血、激光止血、套扎等方法,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止血效果确切。对于经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术止血。
3、抑制胃酸分泌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提高胃内pH值,有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因为胃酸会破坏形成的血凝块,抑制胃酸分泌可创造有利于止血的环境。
4、病因治疗
积极寻找出血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消化性溃疡出血,应给予规范的抗溃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行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去除病因是防止再次出血的根本措施。
建议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血液吸入引起窒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神志等变化,观察呕血与黑便的情况。同时应暂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恢复饮食。
了解疾病
休克
休克是体内循环血量减少引起多器官出现缺血、缺氧,导致其生理结构、功能出现损伤的病理过程。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