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泌乳素水平持续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一种临床病症。
包括生理性、病理性和药理性等原因。生理性因素如妊娠、哺乳、应激等可引起泌乳素轻度升高;病理性因素常见的有垂体泌乳素瘤等垂体疾病,此外,下丘脑疾病、系统性疾病、胸壁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药理性因素则与某些药物的使用有关,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溢乳、不孕等,而男性患者可能有性功能减退、不育等表现。溢乳可表现为双侧或单侧乳房自发流出或可以挤出非血性乳白色或透明液体。主要依据泌乳素水平的检测,但需要注意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同时,还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垂体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病因。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对于药物引起的,可考虑调整药物。对于垂体泌乳素瘤等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等方式。药物治疗常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等,可有效降低泌乳素水平,改善症状。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肿瘤较大等情况。放射治疗则主要用于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肿瘤。
此外,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泌乳素水平、垂体磁共振成像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同时,要关注自身症状,如月经、性功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等,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