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便秘
患者长时间便秘,有可能与精神压力过大、不良习惯、慢性结肠炎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精神压力过大
由于消化道系统与大脑神经紧密联系,所以精神压力增大会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便秘。患者应该消除自身精神压力,经常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户外活动,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久站久坐、过度劳累等,也通过听音乐、轻柔地按摩两侧太阳穴,可以有效放松大脑神经,缓解精神压力。
2、不良习惯
如果患者饮食单一,不爱喝水,爱吃低渣精细的食物,如米饭、面包、点心、饼干等,使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易滞留在肠道,不利于消化吸收,长时间患者会出现便秘的现象;如果患者运动不足,也会影响胃肠道蠕动功能,会出现迟缓性的便秘;如果患者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经常忽视便意,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从而引起长时间便秘。建议便秘患者改变不良的习惯,多喝水,主食要适量吃些粗粮,比如燕麦、玉米、紫米等,也可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比如香蕉、苹果、大麦、绿叶菜等,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打羽毛球等,每天睡前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从而改善便秘情况,患者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不要抑制便意,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玩手机、不看书等。
3、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可能与精神紧张、遗传、饮食不卫生、肠道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可引起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慢,从而使患者出现长时间便秘、腹痛、腹胀、便血等症状。慢性结肠炎伴便秘的患者主要应以促进胃肠蠕动能力及缓解便秘症状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盐酸伊托必利胶囊等,也可使用酚酞片、开塞露、液体石蜡油等缓解便秘症状,如果患者便秘严重,合并肠梗阻,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行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术后应注意避免感染,建议早期下床活动,能够促进恢复胃肠功能蠕动,有利于排便,建议患者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避免食用产气多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