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是什么病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通常发生在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
接触性皮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主要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等炎症性反应。接触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症时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红斑和轻微水肿,而重症时则可能出现明显的红斑肿胀、水疱甚至大疱,水疱破裂后还可能出现糜烂、渗液和结痂。
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接触物有密切关系,常见的致敏物质包括化学纤维、燃料、肥皂、洗衣粉等。此外,原发刺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等也可能直接导致皮肤损伤。治疗接触性皮炎的首要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因,避免再次接触该种物质,并针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局部治疗在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外用治疗。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接触物有密切关系。预防和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关键在于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措施。
了解疾病
过敏
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