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人体内产生了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过度破坏血小板,从而造成血小板的数量减少。目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脾脏因素以及雌激素水平等有关。该疾病在发病初期,尤其是儿童患者,多继发于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后,病程在6个月以内为急性型,超过6个月则为慢性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出血,如瘀点、瘀斑,严重时可能出现鼻腔、消化道、内脏和颅内出血。
根据血小板数量及出血情况,治疗方法包括观察、中药口服、西药治疗(如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以及手术治疗(如脾切除)。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常见的手段,特别是针对血小板数量在20到50之间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