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是什么病
中枢性尿崩症是一种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AVP)分泌不足或肾脏对AVP反应缺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和低比重尿等症状。
中枢性尿崩症,又称血管加压素缺乏性尿崩症或下丘脑性尿崩症,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下丘脑、垂体柄和垂体后叶损伤,进而引起AVP(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ADH)合成、转运和分泌不足所造成的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多样,包括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管病变、肿瘤性病变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受损,从而影响AVP的正常分泌。
患者排尿次数增多,尿量显著增加,通常24小时尿量大于4000ml。
了解疾病
中枢性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指的是机体存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缺乏的情况,造成尿液浓缩功能异常,引起尿量增多所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